新年的脚步来临,也点燃了小李的“新生命”!32岁罹患宫颈癌的她不仅身上的癌细胞被根除了,更重要的是她能保住子宫,未来还能做妈妈!
人生谷底 32岁查出宫颈癌
2019年,对小李姑娘来说真是个“多事之秋”。
近大半年同房后反复阴道出血,但平时工作太忙了,便一拖再拖,直到近年底才腾出时间到浙大二院余杭院区门诊就诊。
当天妇科检查发现,小李的宫颈前唇偏左侧有一颗大小2.5cm左右的赘生物,碰触后极易出血,专业的敏感性让门诊医生意识到这个宫颈肿物绝非善者!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变”、“HPV16亚型阳性”,这些宫颈薄层液积细胞检查(TCT)和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查(HPV)联合筛查的结果佐证了医生的判断,门诊医生以最快的时间对小李进行阴道镜活检术。
果不其然,病理结果显示:宫颈鳞状细胞癌!综合各项检查后,小李目前是宫颈鳞状细胞癌IB2期。
难上加难 想保命也想保孕
“当时感觉天都塌了”小李回忆起那天的心情,无疑是晴天霹雳。
而横亘在医生面前更大的难题是,这一期的宫颈癌原则上要通过手术把宫颈连同宫体和部分宫旁组织一并切除,清扫盆腔淋巴结,尽可能阻断癌细胞转移之路,治疗效果比较保险。然而32岁的小李尚未生育,有着强烈的做母亲愿望!
如何在精准切除病灶同时,又能保留小李的生育能力?
浙大二院的专业团队多次讨论,综合各项检查指标,决定不做传统的“一切了之”,而是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术前化疗缩小和控制病灶后再做腹腔镜下根治性宫颈切除手术,同时制定保护卵巢功能的治疗方案,尽最大可能保住小李做母亲的希望!
医患同心 迎来重生的一天
但在和小李沟通时,她紧皱的眉头和言语中透露出的悲观情绪,让陈学军团队察觉到了小李面对治疗的抗拒,特地两次邀请了情绪管理工作室主任护师胡敏对小李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
多学科团队的努力,小李终于慢慢放下了心里的包袱,把对疾病的恐惧和对治疗的抗拒转化对医生的信任和战胜病魔的信心。
12月20日14点,手术开始了!
6个小时里医护人员的坚守终于换来了让人安心和满意的结果,术中快速冰冻报告提示:双侧盆腔淋巴结未见肿瘤转移,宫颈内口切缘和阴道壁切缘阴性,术中出血仅30ml,手术完成得成功又漂亮!
麻醉苏醒后的小李脸上终于露出了多月来的第一个笑容,她感慨地说:“这是我‘重生’的一天!”
远离宫颈癌 早筛是关键
“其实小李如果早几年就做筛查的话,就不会发展到这一步。”陈学军说,“如果出现非经期异常阴道出血的情况,应该及时来医院诊治,不可一拖再拖,耽误疾病的最佳诊疗期。”
据悉,宫颈癌的发病率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第一位,但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它是由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后发展成癌前病变再逐步发展而来,因此自然病程长,平均潜伏期达5-10年,有足够的时间发现高级别癌前病变的存在,从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陈学军提醒,目前预防宫颈癌最佳的方法还是早期筛查,建议女性定期做TCT和HPV检测,发现病变后规范诊疗,可最大程度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达到最佳预防宫颈癌的目的。此外,尽管HPV疫苗是预防的重要一步,但是还是不能取代常规的筛查,因为HPV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高危型HPV。
文 | 浙大二院余杭院区 沈媛、尤丽芳
编辑监制 | 浙大二院 宣传中心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