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现到离世仅1年多!媒体人曹景行先生在查出胃癌时曾向医生发问“像我这样的胃癌病例,有可能更早发现吗?”道出了众多晚期胃癌患者的心声。
来自曹景行微博
这是因为,如果在早期诊断,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1]。然而中国作为消化道肿瘤大国,胃癌早期确诊仅占20%,绝大多数胃癌患者都与曹先生类似,诊断时已到了晚期,生存期甚至更短。
胃癌能更早被发现吗?
能。
80%的胃癌类型为肠型胃癌[2],它从正常健康状态发展到胃癌不是快速发展的,而是会经历几个阶段:
正常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
专家认为胃粘膜萎缩和肠化生属于癌前状态,胃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二者均有胃癌发生风险。而在胃癌发生前的每一种状态都会持续一段时间才会进展,这便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去遏制或逆转疾病进程。
如何在早期发现胃癌?
胃镜是早期发现胃癌的重要检查手段。可是很多人做了胃镜检查,最后还是诊断为晚期胃癌。这是为何?可能的原因有:
-
胃镜检查不及时,如5年前结果显示糜烂性胃炎,之后没有继续复查。
-
普通胃镜检查没及时发现微小病灶。
以上两种情况的存在就隐藏了较大的健康隐患。
电子胃镜、放大内镜、无痛胃镜、普通胃镜、胶囊胃镜……怎么选?
实际上在预约胃镜检查时,通常只需有普通胃镜和无痛胃镜两种选择,其他的内镜检查是特殊情况下使用。接下来小编将其分类带大家了解一下。
依据感觉分类
普通胃镜:局部麻醉下进行,做的过程患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适感。
无痛胃镜:静脉注射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进入到睡眠状态,做的过程中患者没有不适感觉,且做完胃镜检查后,患者很快就可苏醒。
胶囊胃镜:患者随水吞下一颗胶囊内窥镜,无痛无麻醉,但不能取病理组织。
大量实验证明,无论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方面,无痛胃镜均优于普通胃镜。
依据设备分类
电子胃镜:主要区别于纤维胃镜,是具有电子监视器的胃镜。目前大多数医院的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都使用电子胃镜。
超声胃镜:胃镜检查和超声检查的结合,是普通胃镜检查功能的延伸。
放大内镜:是指通过在普通电子内镜基础上增加变焦镜头,使黏膜组织光学放大1.5~150倍的消化内镜检查方法,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
什么情况建议做胃镜?
根据2017版《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的建议明确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包括:
-
年龄≥40岁,且有胃癌高发区和(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或)既往胃癌前疾病和(或)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和(或)饮食等其他风险因素。
此外,如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做胃镜检查:
-
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吞咽困难、上腹胀满等症状;
-
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
-
胃部莫名出现疼痛感或是上腹部疼痛;
参考文献
[1] https://seer.cancer.gov
[2]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0,40(11):731-741.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