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会得癌?”梁女士瘫坐我面前,呆看着手上的病理报告:“卵巢腺癌”,陷入沉默。
50岁的梁女士,不久前刚跳槽到知名企业担任高管。虽是丁克,但用她的话说“简直是人生赢家”。
一年前刚查出卵巢囊肿时,梁女士没当回事儿,觉得常年坐办公室,又是围绝经期,哪能没点小毛病,就没放在心上。的确大部分卵巢囊肿都是功能性囊肿,短期内会自然消失,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不过少数情况中,卵巢囊肿是卵巢癌的早期形式。
在痛经伴月经淋漓不尽6个月后,梁女士知晓了命运的残酷。在她因腹痛明显来就诊时,检查竟是得了卵巢癌。
检查出卵巢癌后,对梁女士剖腹行卵巢癌根治术,术中见大量腹水,大网膜、肠管系膜、直肠、盆腔壁可见散在肿瘤病灶。“不要担心,手术很顺利。”手术后我告诉她心急如焚的丈夫。
术后病理检查:确实是卵巢腺癌,阑尾、大网膜、肠管已见转移。
梁女士原以为出院后就可以继续驰骋职场,命运却再次捉弄她。
半年后,例行复查,梁女士的CA125飙升突破峰值。“卵巢癌复发,需要尽快住院化疗。再次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术后出现膀胱阴道瘘、直肠阴道瘘可能性也大,不如保守治疗。”我说。
梁女士心里不踏实:“那要是再复发,怎么办?”“基因检测,对症应用靶向治疗药物维持治疗”。
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3位,每年新发病例约5.2万例,年死亡病例2.25万。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肿瘤中,发病率和复发率都名列前茅,5年生存率最低,仅为39%,7成患者一经发现就是晚期,被称为“妇癌之王”。
卵巢癌早期难发现的困境,即使在先进医学影像学、癌症标记运用下,依然束手无策。英国一项以阴道超声和CA125肿瘤标记的大规模筛检,临床试验以失败告终,往往前年检查还正常,隔年检查,就已生出III期癌症!
多年研究,医界终于找出答案:原来是筛检找错了方向。
长久以来,人们以为卵巢癌的源头在卵巢,直到近年,才发现绝大部分“卵巢癌”是外来引进的!其中2/3来自输卵管,1/3来自子宫及消化系统。这些源头,先发展出不同程度的癌化现象,而后在不同阶段移侵袭入卵巢,移侵袭入卵巢前,病灶微小又低调,难以侦测。
据目前证据,卵巢癌主要来源在输卵管和子宫内膜,不在卵巢。
经血倒流在腹腔中的血红蛋白,会消耗排卵产生的高量滤泡液物质活性氧簇(ROS),ROS可刺激身体清除突变细胞,身体无法清除基因突变的癌化细胞,形成癌症。因此,经血倒流是致卵巢癌的帮凶。
输卵管结扎可阻断经血倒流。2015年美国妇产科指南指出,输卵管结扎术可有效预防子宫内膜样肿瘤和卵巢透明细胞肿瘤,所以这类卵巢癌可能与月经期逆行的子宫内膜细胞有关。
卵巢如板栗,空挂在盆腔深处,形成肿瘤可无限制在腹腔内生长、蔓延;卵巢无感觉神经分布,无警示症状,往往长到十几、二十厘米时,才被患者察觉,或因肿瘤破裂、扭转腹痛有痛感检查才发现。
身体器官生成恶性肿瘤时,多少会发出对应信号,唯独卵巢癌发生无声无息,多为腹痛、腹胀等非特异性,易误诊。
对卵巢癌的了解目前还有限,对没有卵巢癌高危风险(BRCA1或BRCA2突变携带者)的人群,预防策略仍不明确。
目前来看,怀孕、哺乳能让排卵暂停、卵巢休息,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卵巢癌的发病率;对不想怀孕的女性,通过口服避孕药抑制排卵,减少经血量,避免经血倒流,也有预防效果。
心血管疾病、肝功能不佳或乳腺癌高风险的女性,不适合长期服用避孕药或没有避孕需要的女性,可每年至少1次孕激素化学预防检查进行预防。
另外,2015年,美国的妇产科指南建议:为预防卵巢癌,可以行“保留卵巢的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来进行预防。
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是在切除乳腺后,又切除了双侧卵巢和输卵管来预防卵巢癌,因为她的母亲就是死于卵巢癌。对于有卵巢癌家族病史的女性,若检测到BRCA1/2基因突变,40岁以后可以考虑输卵管、卵巢的切除。
[2]Hauke J,Horvath J,Gross E.在常规诊断环境中对5589名BRCA1/2阴性指标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基因组检测:德国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联盟的结果.癌症医学.doi:10.1002/cam4.1376
[3]Moghadasi S,Meeks HD,Vreeswijk M P.BRCA1中度风险变异:来自ENIGMA联盟的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评估和临床管理建议.doi:10.1136/jmedgenet-2017-104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