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国际肝胆资讯
2016年10月27日,经病理检测诊断为肝细胞癌,BCLC-C期, 伴有门脉侵犯(门脉右支癌栓);基线Child-Pugh评分为6;基线AFP水平为9.3 μg/L,ECOG评分为1分。
多纳非尼治疗88周影像复查发现肝脏和肺部出现新发病灶,提示疾病进展。根据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了20.2个月。受试者仍然选择继续使用多纳非尼治疗4个月,于2018/12/6服用最后一剂多纳非尼,所以多纳非尼的使用时间长达24.2个月。患者于2019/4/30死亡,从随机入多纳非尼组开始计,OS 达到29个月。
安全性方面,受试者整体耐受良好,出现的不良事件均为2级且未导致多纳非尼剂量调整或停药,所有不良事件在治疗后缓解。同时监测受试者接受多纳非尼治疗期间AFP变化情况,发现AFP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控制良好。
该案例中患者使用多纳非尼长达24.2个月,但是肿瘤病灶一直SD,与ZGDH3研究整体数据一致。临床前药理学研究证实,多纳非尼既可抑制VEGFR、PDGFR等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也可直接抑制各种Raf 激酶,并抑制下游的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的形成,发挥多重抑制、多靶点阻断的抗肿瘤作用。接受抗VEGF治疗后的影像学表现多为肿瘤密度减低,强化程度减弱,但体积变化可能并不明显,因此需要其他的替代指标以准确评估药物的抗肿瘤疗效。许多关于肝癌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也均表明:一过性的肿瘤缩小未必能换来总生存期的获益,即长期生存并非一定要通过缩小肿瘤才能实现,疾病稳定带来的生存获益同样不容被忽视。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在接受多纳非尼治疗后,PFS高达20.2个月,总生存期高达29个月,单药一线治疗就可达到如此长的总生存实属罕见;此外,整个治疗过程中,多纳非尼持续用药时间达24.2个月,未出现3级以上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事件,出现的不良事件均为2级,且未导致多纳非尼剂量调整或停药,所有不良事件在治疗后均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对药物的耐受性良好,这充分体现了多纳非尼的安全性优势。
虽然本例患者未能达到部分/完全缓解,但患者的病灶达到了长期的稳定,说明多纳非尼的抑瘤效果还是不错的。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近来在癌症领域备受关注的名词——带瘤生存。“带瘤生存”是指病人经过全身有效的抗肿瘤治疗后,常见的癌性症状(如出血、癌痛、咳嗽、吞咽困难等)消失,癌细胞不再扩散,病情长期稳定并趋于好转,病人一般状况良好,可独立工作和生活;换言之,就是通过抗肿瘤治疗使得机体免疫保护功能大于肿瘤扩散能力,使癌细胞长期“静止”、“休眠”,病人处于带瘤生存的临床稳定状态。“带瘤生存”是中晚期癌症病人得以长期存活的出路,也是目前科研主攻方向。在我国,约70%左右的肝癌患者一经发现就是晚期,因而丧失了手术的机会。对于这些患者而言,带瘤生存或许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在ZGDH3研究中,多纳非尼在疾病控制率DCR方面相较于索拉非尼而言有所改善(30.8% vs 28.7%),且24周DCR改善差距进一步扩大(20.7% vs 15.7%),提示多纳非尼的抑瘤效果优秀,本例患者也印证了这一结论。总生存期方面,多纳非尼是近14年来单药头对头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研究中,唯一获得优效的靶向单药,这一系列数据都意味着多纳非尼或可成为肝癌患者一线治疗的首选。
CSCO理事/副秘书长
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CSCO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参考资料
REFERENCE
[1]毕锋,多纳非尼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全国多中心II/III期临床研究及其亚组分析报告。2020 CSCO大会,肝癌专场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