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CSCO 2019版肺癌指南更新。对于早期、局部晚期NSCLC部分的更新要点,MED24邀请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王志杰副主任医师进行讲解。
1
-
在影像和分期诊断方面,指南沿用了低剂量螺旋CT的筛查方法,但新增对“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推荐。其中关于高危人群,指的是年龄在55-74岁,吸烟>30包/年,仍在吸烟或戒烟<15年(I类证据);年龄≥50岁,吸烟≥20包/年,另需附加一项危险因素(II类证据),危险因素包括:氡气暴露史,职业暴露史,恶性肿瘤病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肺纤维化病史。
在获取组织或细胞学技术方面,I级推荐新增“EBUS/EUS(2A类证据)”,III级推荐新增“痰细胞学(2A类证据)”。
2
-
在病理学诊断方面,指南I级推荐新增“手术标本病理诊断应给出明确亚型,其中AIS,MIA,附壁型为住的腺癌、肉瘤样癌、腺鳞癌、大细胞癌,以及神经内分泌癌中的类癌、不典型类型癌等类型,因需要充分观察标本病理改变或评估肿瘤类型所占比例,只有在手术切除标本中才可以明确诊断”。
3
-
对于分子分型方面,新版指南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个就是对于肺鳞癌基因检测的人群限定,删除2018版II级推荐中“鳞癌EGFR ARMS或Super ARMS法检测(Super ARMS用于血液ctDNA)(2A类证据)”,更改为“不吸烟的经活检小样本诊断的鳞癌或混合腺癌成分的患者建议EGFR突变、ALK融合及ROS1融合检测(2B类证据)”。
-
第二个就是对PD-L1检测的规范。基于Keynote-024和Keynote-042的研究结果,对于PD-L1表达水平≥50%的人群,单药使用pembrolizumab时,疗效优于含铂两药联合化疗,而对于PD-L1 1%-49%的人群两者的疗效相当,因此指南在一线选择PD-1单抗时,推荐进行一个PD-L1的一个表达水平的检测。但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由于二线治疗使用PD-1/PD-L1单抗在非选择人群中,疗效优于标准二线化疗多西他赛,因此不推荐做PD-L1检测。对于免疫治疗+含铂两药化疗的联合治疗,无论PD-L1表达与否,联合治疗均优于化疗,因此也不推荐做PD-L1检测。
4
-
随着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国内越来越普及,且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少,本次指南对于I-II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在IA-IB期,I级指南新增“微创技术下(胸腔镜)的解剖型肺叶切除+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2A类证据)” 的推荐。
5
-
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IIIA、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此次指南总体上还是采用放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更新的最大要点在于对这部分患者同步的放化疗标准治疗之后给予durvlumab作为巩固治疗。尽管该药在国内还没有批准上市,但是它的循证医学证据级别是比较高的,是I类的证据,因此此次指南将它作为III级推荐。
文章来源:MED24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