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国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以来,人们对于新冠病毒的关注日益提高。
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相比正常人更弱,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且更容易发生重症。
万一肿瘤患者不幸阳了,需要推迟抗肿瘤治疗吗?轻度、中毒、重度症状如何区分?如何尽快康复?家人、同事阳了,要不要停止治疗?
带着这些疑问,“医学界肿瘤频道”就《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癌症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指南2022.3版》(以下简称“NCCN指南”)、中国抗癌协会(CACA)《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以下简称“中国专家共识”)对于肿瘤患者感染新冠的处理建议进行分享。
NCCN指南推荐,新冠病毒(SARS-COV-2)检测阳性的肿瘤患者,建议推迟抗肿瘤治疗。
问题3:新冠病毒感染的肿瘤患者是否要推迟治疗?何时重启治疗?
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新冠病毒感染的肿瘤患者在相关症状完全缓解,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连续2次阴性,间隔24小时,可考虑重启抗肿瘤治疗。且需要根据患者治疗指征、目的及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讨论。
NCCN指南针对不同治疗方案,不同新冠感染严重程度人群进行了分层管理。
问题4:新冠病毒感染痊愈后,肿瘤患者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肿瘤患者感染新冠痊愈后,存在体质下降、疾病快速进展和脏器功能异常的情况,可能导致治疗终止。此外,新冠导致的并发症和后续不良反应均需要考虑在纳入肿瘤治疗风险因素。
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对于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应当尽量恢复治疗,必要时可以结合患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者减量。
调整治疗方案应注意减少免疫抑制、减少住院次数、缩短住院时间、避免静脉给药和避免其他不良反应。在疗效相同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口服用药和周期较长的方案。充分利用日间诊疗、门诊方式,减少肿瘤患者在院停留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抗肿瘤治疗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如免疫治疗、肺不良反应阴性、酪氨酸酶抑制剂(靶向PI3K/AKT/mTOR或RAS/RAF)等,可能导致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或干扰固有或适应性免疫反应。
当患者有明确的免疫治疗适应证,且有明确临床获益的情况下,不应长时间推迟或终止免疫治疗。
当患者存在残留呼吸系统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时,在肺功能检测后,进行风险–获益评估。
问题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痊愈后的肿瘤患者,如何预防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
中国专家共识推荐,若患者存在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应增加预防性处理措施。
(1)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发热性细粒细胞缺乏可应用长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为一级预防,并可用于发生发热性粒细胞缺乏中风险的治疗方案;
问题6:接触了新型冠状病毒阳性的人,肿瘤患者会感染吗?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
新冠暴露后是否传播,取决于感染者的症状、接触时间和距离、室内通风、宿主易感性、病毒变体等因素。如果患者感染新冠,其潜伏期上限为14天。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建议,与已知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密切接触(在1.83米内,24小时内接触时间≥15分钟)的人被称为新冠显著暴露。传播性强的毒株,可能感染所需的暴露时间更短。
NCCN指南推荐:有新冠显著暴露的无症状肿瘤患者,自接触日起,抗癌治疗应推迟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