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肿瘤资讯正文

化疗后,一定要做好一件事!性命攸关!

|2022年11月17日| 浏览:3742

老王化疗后出院,主治医生反复交代:“出院后要记得定期抽查血常规,每周2次”。老王的老伴觉得很不理解,心里犯嘀咕:

“化疗后身体虚弱,每周2次往返医院,太折腾了!”

“本来就有点贫血,每次还抽1~2管血,看着心疼,能减少频率吗?”

 “过几天,身体状况好点,就不用抽血检查了吧?”

像老王老伴这种想法的患者很多,那么化疗后定期抽血是不是“多此一举”呢?能不能不抽血?

看过去似乎是个小问题,其实肿瘤医生要告诉你:性命攸关!

科普来了!验血到底验的是什么?化疗后,你为什么必须查血常规?怎样才算血常规异常?没有不适,可以免去抽血检查吗?一文解惑!

图片

验血到底验的是什么?

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中最重要的三种细胞,即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

其中白细胞是人体的军队,负责消灭细菌、病毒;红细胞则是人体的运输大队,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到全身的组织,并把体内的代谢废物运走;血小板是血管的抢险队,负责修补破损的血管。

血常规是最常见、最基本的血液检验,但却可以直接反映患者血液的变化,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身体处于什么状态。血常规的检验项目不少,我们挑最常用的几项介绍:

图片

血常规检查单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计数最常规意义是其数值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此外还有白血病等其他疾病也会升高, 其降低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严重败血症。抗肿瘤药物常会导致白细胞计数降低,使患者容易感染。

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这两项结合起来看是否存在贫血,以HGB为主要判断依据,抗肿瘤药物也常会导致贫血。

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这两项结合起来看,如果都升高一般来说提示感染为细菌性可能大 ,但除此以外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它升高。

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

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这两项结合起来看,如果都升高,病毒性感染可能性大,也可能是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其减少可能存在免疫低下等可能。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计数(PLT)大于正常值属于高凝状态,也就是说比正常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小于正常值,提示低凝状态,也就是有出血倾向,结合凝血功能的检查,如果有提示严重出血倾向的,不可以做手术,包括各种穿刺、介入都不可以。

血常规检验的每个项目都不是孤立的,有时需要多个项目结合起来才会有意义。

化疗后,为什么必须查血常规?

化疗后查血常规,主要是看是否发生骨髓抑制。如果没有验血,不知道发生了骨髓抑制,没有及时干预,没有及时调整化疗方案,可能造成死亡。

化疗与骨髓抑制

 

化疗在杀死癌细胞同时也会对身体正常组织器官造成重创,其中就包括骨髓,相关的不良反应就叫骨髓抑制,表现为外周血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反应,严重的中性粒细胞下降一方面会增加侵袭性感染的发生风险,另一方面又因为出现发热和感染常常导致化疗药物减量或治疗被迫推迟,最终影响抗肿瘤疗效。有文献报道,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患者感染风险甚至死亡风险密切相关。特别是当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N)时,感染的风险大大升高。在FN患者中 , 感染或隐性感染的发生率 >60%, 菌血症的发生率 >20%,FN的致死率较高 , 实体瘤 、 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中FN的致死率分别为8.0%、8.9% 和 14.3%。

发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有的病人会有乏力的感觉,但很多病人可能毫无不适,如果不通过定期验血及时发现、处理,本来1-2度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就可能会发展成3-4度,加之病人本身免疫力低下,就会发生严重感染,治疗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

血小板减少也是化疗常见的血液学毒性之一,且恢复时间较长,常需1-2周,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后续治疗,且重度血小板减少可出现自发性颅内或内脏出血等致命事件

红细胞的半衰期较长,受化疗的影响较小,通常短时间下降不明显,但一旦出现贫血,恢复也需较长时间。因此需定期验血观察,在发生肿瘤化疗相关贫血时根据化验结果明确贫血程度、贫血类型以及时纠正,以免影响后续治疗。

为什么验血频率要这么高?

因为你的血常规信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时刻处于变动之中。为了及时检测,医生会反复交代患者化疗后需定时复查血常规(通常为化疗后第3天、第7天)。

中性粒细胞的减少

中性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开始于化疗结束后一周,至停药10-14日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天后缓慢回升,至第21-28天恢复正常,呈U型。

血小板降低

血小板降低比粒细胞降低出现稍晚,大约在两周左右下降到最低值,其下降迅速,迅速回升,呈V型。

红细胞下降

而红细胞下降出现的时间更晚,因此在化疗后一周通常观察不到变化,在化疗治疗完成后还需要定期验血复查。

哪种血常规异常,需要干预?

目前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下表)。

图片

在这个分级中,需要重视的两个关键点一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109/L,二是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 。它们分别是3度粒细胞减少和3度血小板减少的临界点,是容易出现并发症的信号,也是需要给予干预的指征。

图片

血常规异常,肿瘤医生会如何干预?

 白细胞减少干预

白细胞减少会引起相应的感染风险,患者可能表现为发热的症状,一般处理包括物理降温、使用退热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如果患者在化疗间歇第14天前就出现骨髓II度抑制,需要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于骨髓IV度抑制患者出现发热,可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至骨髓抑制改善后,如果使用抗菌谱较广的抗生素可能会容易引起真菌的二重感染和肠道菌群紊乱,所以一般选用较窄抗菌谱抗生素。可根据血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

血红蛋白减少干预

血红蛋白减少,在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同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红细胞的增殖,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时,输血治疗中输注悬浮红细胞能够快速提高血色素水平。

 血小板减少干预

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风险增加,皮肤黏膜出血,严重的可引起内脏出血,所以血小板减少患者应该减少活动,预防磕碰,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咳嗽等行为。输血小板治疗能够有效提升血小板,但是外源性血小板寿命仅有3天左右。所以临床上也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和白介素-11(IL-11)来提升血小板,它们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祖细胞生成,从而增加血小板生成。

没有特殊不适,就不需要抽血么?

很多患者在第一次化疗结束后复查血常规结果正常,就认为自己可以耐受化疗副作用,在后续疗程化疗结束后便不再定期复查,这也是不正确的。由于化疗药物的蓄积作用,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可能也会逐步上升。

预防或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保证足剂量化疗或剂量密集化疗的根本。

所以定期复查血常规能够及时发现血细胞的异常,及时治疗,尽量避免危险的发生,也确保静脉化疗能够足剂量足疗程的正常进行。

图片

写在最后

很多人以为化疗后查血常规,既浪费钱,又浪费血。看着报告里的升降箭头 ↑↓,一头雾水。其实,血常规检查对于化疗患者极其重要,可称得上“性命攸关”。

 

赶快转变观念,转发给有需要的人!

参考文献

[1]Kuderer N M, Dale D C, Crawford J, et al.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cost associated with febrile neutropenia in adult cancer patients.[J]. Cancer, 2006, 106(10):2258.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J]. 中华肿瘤杂志, 2017(11)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本文来源: 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生多看了一眼救人一命!女子在外吃饭被医生提醒:你脑子里可能长了肿瘤!
上一篇

医生多看了一眼救人一命!女子在外吃饭被医生提醒:你脑子里可能长了肿瘤!

除了西柚,这些水果蔬菜吃药时也别吃!
下一篇

除了西柚,这些水果蔬菜吃药时也别吃!

阅读相关文章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