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口腔味觉来自舌表面味蕾的味觉细胞,味道的刺激由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产生味觉。
人们已经生活习惯酸、甜、苦、辣、咸等,只是不同人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味觉习惯罢了。
味觉紊乱的表现
1. 口苦
即是自感口中有苦味。可兼有头痛,面部红赤,烦躁易怒,大便干结;
2. 口部干涩
运卷不灵,说话不流利,通常见于说话过多的人,或者严重脱水患者。通过适当休息和饮水、补液等处理后会纠正的。癌症恶病质患者在病危期间也会出现口涩;
3. 酸、甜、香、辣异常
当人在不进任何食物就感觉到有酸味时,或说口酸过多,就注意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甜味,口中发甜,说明在口腔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有很多淀粉类转变成糖。口辣,自觉有辛辣味;
4. 口淡、口咸
口淡,是指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味觉异常感觉,在实际上食盐数量没有改变的前提下的一种自我感受。因为有了炎症,特别是消化道的炎症,经常有人出现口淡,觉得只有多吃些盐,食物才有滋味。口咸,是指不比平时多吃盐而感到口咸,这可能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形成有关。
味觉紊乱是抗肿瘤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对与肿瘤患者来说,绝非是小事,需要有一些应对措施。
化疗后味觉改变发生率在38%~84%。一项国际系统综述指出化疗患者味觉改变的发生率在38%~84%,国内发生率约为73.96%。
味觉紊乱又称味觉障碍,是指味觉异常或味觉受损,或是一种不愉快的味觉变化,或是一种味觉失真或味觉反常。
味觉紊乱通常包括以下5种类型
味觉紊乱,通常包括以下5种类型:
1. 幻味觉,通常是苦味或金属味;
2. 味觉缺失,部分或全部味觉功能;
3. 味觉减退,即辨别味道的灵敏度减退;
4. 进食食物时产生不愉快的味道;
5. 反常的味觉,如将甜味判断为苦味。
引起味觉紊乱的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氨甲喋呤、紫杉醇、长春新碱等。
味觉紊乱对肿瘤患者的伤害
味觉紊乱一般呈暂时性,在化疗结束后6个月内,味觉逐渐恢复正常。
味觉紊乱的干预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