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军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秘书长,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亚洲黑色素瘤协作组主席,CFDA药品注册评审专家(肿瘤组),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抗肿瘤用药专业组)。
肾癌(RCC)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位居男性前十大肿瘤,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肾癌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增长趋势居全球之首,以北京为例,肾癌发病率已经超过10/10万以上。而近10年来,以VEGFR为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凭借可靠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显著延长了晚期肾癌患者的生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晚期肾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近两年,国家高度重视和关心肿瘤患者的药物可及性,大力推进医保谈判工作和医保目录的更新,近日,在国家新一轮肿瘤药物医保目录更新中,晚期肾癌的一线靶向药物培唑帕尼顺利进入医保报销目录,进一步减轻了晚期肾癌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在本次医保谈判的肿瘤药物筛选上,是哪些因素使得培唑帕尼脱颖而出,顺利进入新一批医保报销药物名录?本人作为培唑帕尼中国上市研究的PI,对培唑帕尼的研究数据和临床应用优势做一个简要介绍。
培唑帕尼是在我国获批用于晚期肾癌一线治疗的多靶点TKI,主要作用靶点为VEGFR、PDGFR以及c-KIT,其对VEGFR具有高选择性和亲和力,疗效和耐受性得到国内外多项重要临床研究的验证。
培唑帕尼是所有晚期肾癌一线靶向药物中唯一开展过横向头对头临床研究的靶向药物,不仅是再次验证了该药的疗效与安全性,而且为晚期肾癌的一线靶向药物选择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这项大型国际多中心Ⅲ期头对头COMPARZ研究显示,晚期肾癌患者接受培唑帕尼不仅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期等疗效指标与舒尼替尼相当(独立评审的中位PFS为:培唑帕尼组8.4个月,舒尼替尼组9.5个月;研究者评审的中位PFS为:10.5个月和10.2个月。两组总生存培唑帕尼和舒尼替尼组分别达28.4个月和29.3个月),而且克服了以往靶向药物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值得指出的是,在COMPARZ研究中,根据独立审查结果,培唑帕尼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较舒尼替尼组显著提高(31%对25%,P=0.03);COMPARZchina显示,在中国人群中,培唑帕尼的ORR达35%,显著高于舒尼替尼的20%。对于有症状、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ORR较高的药物临床获益更为明显,因为肿瘤显著缩小后,患者的症状能够得到快速缓解,有利于患者后续的治疗。对于外科治疗,通过术前的药物治疗使肿瘤缩小,有可能使患者从根治术改为保留肾单位手术,或使不能手术的患者转为可以进行手术。
对于晚期肾癌的靶向治疗,国家先后批准了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培唑帕尼、依维莫司以及阿昔替尼,这些药物的疗效数据大多以欧美人群为主,而对于中国患者为主的亚洲人群,临床实践已经发现其治疗与欧美人群在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不良反应差异显著。
而培唑帕尼是目前所有晚期肾癌靶向药物中唯一经过大量中国人群研究后,获得国家批准用于临床的靶向药物。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为牵头单位,中国有9家中心参与了COMPARZ研究,这是迄今在肾癌领域中国最深度参与的国际大型Ⅲ期临床研究,共入组209例中国患者,占全球入组的20%,其他靶向药物国内注册临床研究中国患者不足百例,因此培唑帕尼应该是对于中国人群的临床疗效数据最了解,COMPARZchina的数据分析进一步证实,培唑帕尼的中位PFS达到14个月,至今不少研究中心还有在继续使用培唑帕尼治疗的患者,其PFS已经近7年,安全性分析显示培唑帕尼在中国人群中腹泻、肝功能异常、血小板降低、口炎、味觉障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更低。
随着靶向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生和患者对于靶向治疗药物的需求不仅是有效、安全,更希望治疗期间可以获得“更高生存质量”。培唑帕尼是唯一一项靶向药物开展了药物安全性与生活质量多重分析研究,特别是开展了患者根据初步治疗体验来进行选择后续用药的临床研究,切实将患者的感受结合进临床靶向药物选择过程中去。
Q-TWIST是用于评估患者总体风险获益的一种统计方法,该方法将治疗获益分为3个部分:肿瘤生长带来的症状、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得到的生存获益。用Q-TWiST方法对COMPARZ研究结果分析表明,舒尼替尼的3~4级不良反应时间(TOX)较培唑帕尼延长了31天,提示培唑帕尼组患者在获得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生存质量更高。
PISCES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该研究通过独特的随机交叉双盲设计评估了mRCC患者和临床医生对药物的选择偏好。研究中随机给予患者帕唑帕尼800 mg/d治疗10周,洗脱2周,再给予舒尼替尼50 mg/d(4/2方案:治疗4周,停药2周)治疗10周,或反之。主要研究终点是患者对培唑帕尼或舒尼替尼的倾向性。
分析显示,70%的患者优选帕唑帕尼,而优选舒尼替尼的比例仅为22%(P<0.001),另有8%患者表示无倾向性。疲乏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更低以及更好的总体生活质量是患者优选帕唑帕尼的主要原因。校正阶段效应后,优选帕唑帕尼和舒尼替尼的患者比例差高达49.3%(95%CI:34.7%~63.8%),帕唑帕尼占显著优势(P<0.001)。
培唑帕尼作为国内外指南推荐的晚期肾癌一线治疗用药,COMPARZ等一系列研究证实了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为其在中国患者中的应用夯实了基础。培唑帕尼在临床应用中显著缩瘤的同时,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生活质量,成为医生和患者的偏爱之选!而培唑帕尼进入国家医保报销,进一步为晚期肾癌患者减轻了治疗成本方面的后顾之忧,惠及患者,利国利民。做到好药大众共享。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