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药怎么可能这么便宜?我买的是假药吧!”患者满脸质疑同医生争论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让这名患者如此激动,认为上海知名三甲医院医生开的是假药。
这得从一则微博说起:
3月25日,一位医生在网上发微博说:“我们医院抗乙肝病毒的恩替卡韦原来有两种,一种是进口的叫博路定,一月量得700多元,另一种叫天丁,一月量得500多元。(4+7政策后)现在这两种药医院都不进了,新进了一种叫恩替卡韦分散片,一月的费用只有17.36元,一月的价格只是原来一天的价格,甚至一个半月的价格只是原来一天的价格,结果病人不干了,说是假药。”
“4+7”政策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政策前后会产生这么大的差价?原来,为了降低患者负担,国家以4个直辖市,7个副省级城市作为试点全面启动了中标药品“超级团购”,以量换价,让群众可以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
上海作为试点之一,该患者自然也就成了受益人。但因为不了解“4+7”带量采购政策,才引出了上面这桩误会。那么力度如此大的“4+7”政策都有哪些内容?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1
国家实行“4+7”带量采购
降低医保费用
国内的带量采购政策,最早起源于上海。早在2015年,上海就开始试点带量采购模式。所谓“带量采购”,可以理解为药品领域的“大型团购”,就是政府和企业谈判后,通过大幅提高药品采购量压低中标企业的价格。上海的大胆试水,为后来国家实行“4+7”带量采购提供了宝贵经验。
2018年,国家着手开始采取各项措施降低药价。
● 2018年4月3日,李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进一步推进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
● 2018年8月27日,国务院召开2018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加快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挤压药价水分。
● 2018年11月14日,中央深改委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确定“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7个副省级城市作为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该项政策被简称为“4+7带量采购”。
随后,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开发布了“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
此次25个中选药品中,原研药3个,占12%,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2个,占88%。原研药有全球丰富的临床使用经验,其安全性和疗效有充分保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的疗效也是获得国家认可的。
与试点城市2017年相同药品的最低采购价相比,中标药平均降价52%,最高降幅高达96%,降价效果明显。
在众多入选厂商中,阿斯利康和施贵宝是仅有的两家原研跨国药企,其他都是国内药企,国内药企成为了这次采购的最大赢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选药品中,还出现了原研肺癌靶向药的身影,吉非替尼(易瑞沙)作为唯一入选的原研肺癌靶向药,一盒价格由原来的2280降至547元,竟断崖式下跌了76%,而且还能医保报销,报销后病人只需自付几十元到两三百元。在试点城市,作为原研药的易瑞沙的价格甚至比非法印度仿制药还要低,降价力度前所未有。
由于国家医保局发布的“4+7”带量采购配套文件制定的医保支付标准用的是通用名而不是商品名,再加上医保支付价格与中标价格挂钩,这就对其他的药品有着降价指引作用。
随着“4+7”带量采购政策开始落地实施,诺华、正大天晴、石药欧意、齐鲁制药、礼来、华海等药企纷纷主动申请下调价格,带动了国内药品的降价潮,“4+7”政策作为药品集中采购的里程碑事件,对医药行业影响深远。
目前,福建省已经从6月1日起全省跟进“4+7”带量采购政策,河北省从7月1日起正式推进该政策,其他多个省份也有可能跟进,企业通过低毛利+低销售费用模式来保证市场份额,避免了复杂的中间环节和高昂的推广费用,这对广大患者来说是个极大的利好。
2
患者如何看待4+7带量采购
为了了解患者对国家4+7带量采购的真实想法,我们在网上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一共收集了205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切实反映了大众对“4+7”政策的态度,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是如何看待这一政策的:
调查结果显示,接近一半的患者完全不知道有国家“4+7”带量采购的政策。在国家公布新政策后,仅有14%的患者了解国家这项政策,还有36%的患者听过这项政策,但对于具体的政策内容并不了解,而完全不知道的竟然高达49%。可见对于这项惠民政策,我们还需要通过多种宣传手段让更多的群众了解“4+7”带量采购并切实享受到该政策带来的利好,不再闹出患者把降价药视为假药的笑话。
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患者都不在“4+7”带量采购政策试点城市。在“4+7”试点城市的患者仅占33%,其中在北京的受益患者最多,67%的患者不在试点城市。虽然如此,非试点城市患者中27%的用户仍对“4+7”政策保持着关注,从侧面反映了该政策与广大群众生活的密切联系。相信,在试点成功后,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带量采购行列,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让更多患者受益,成为下一步的必然选择。
针对试点城市,我们调查了患者正在使用的治疗方案的情况,结果显示试点城市的癌症患者大多数在使用靶向治疗,比例为54%,选择放化疗的占22%,选择免疫治疗的为13%。因此原研肺癌靶向药易瑞沙(吉非替尼)的入选“4+7”及大幅度降价,对患者来说意义还是很大的。(调查中题3属于选填题,只在4+7试点城市的患者才会回答,非试点城市患者无需回答,因此样本仅有67份)
同时,进一步的调查显示,试点城市中36位肺癌靶向治疗使用患者里,75%即27位患者以547元的价格买到了降价后的靶向治疗药吉非替尼(易瑞沙),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扶植,以及政策的强大吸引力下,这一比例会越来越高。而透过37位患者买不到便宜的易瑞沙(吉非替尼)这一数字,我们似乎能感受到来自非试点城市患者的期待,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加入试点,降价指日可待。
针对是否愿意使用“4+7”降价药品这一问题。毫无疑问,95%的患者选择了愿意使用,可以为患者降低更多的负担。对于5%的不愿意使用降价药品患者我们仍需给予关注,分析患者是否在担心手续麻烦,或者价格仍然高于自购价,当然很大可能是患者对带量采购政策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综合整个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对于国家的4+7带量采购政策,绝大多数接受调查的患者并不了解这个政策,而且由于目前政策覆盖面还比较窄,仅有少数人才可以享受到这个政策福利。值得注意的是,在4+7试点城市中,使用靶向药的患者占有绝对优势,吉非替尼作为靶向药列入带量采购,对于愿意使用降价靶向药的患者无疑是一个福音。
3
政策之下
吉非替尼使用者受益明显
吉非替尼(易瑞沙)作为全球肺癌领域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肺癌靶向药物,自从进入中国后,作为 EGFR 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首选药物,深受肺癌患者的欢迎。
根据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最新公布的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350例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吉非替尼单药或吉非替尼+化疗治疗,发现吉非替尼+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5.3%,吉非替尼组为62.5%,临床数据显示联合方案的缓解率更高。
在总生存率(OS)方面,吉非替尼+化疗治疗组中位总生存率(OS)未达到,吉非替尼单药组为17个月(13.5~20.5个月),已经可以预期联合组OS优于单药组。在≥3级临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吉非替尼+化疗治疗组为50.6%( 43%~58.2%),吉非替尼单药治疗组为25.3%(19.4%~32.4%)。吉非替尼+化疗治疗组有16.7%患者因培美曲塞的毒性而中止试验,吉非替尼组只有1.1%患者因药物毒性退出。
从以上数据可见,吉非替尼作为EGFR 突变NSCLC一线治疗首选药物,对于有EGFR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吉非替尼原研药未进入医保时价格为5500元,进入医保的价格为2350元,后经过国家降税政策再次降价至2280元。作为原研肺癌靶向药,这个价格已经十分亲民,但仍然有一部分患者无法承担而失去靶向治疗的机会。
而在国家实行4+7带量采购政策后,吉非替尼原研药价格断崖式下跌,绝大多数患者也愿意购买547元的降价吉非替尼,这个价格甚至比750元左右的非法印度仿制吉非替尼还要有优势,大大提高了药品可及性。
我们相信,随着“4+7”带量采购试点工作稳步进行,国家会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扩大试点城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政策定会惠及更多患者。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