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热灌注化疗,就是将含化疗药物的灌注液,精准恒温、循环灌注、充盈腹腔并维持一定时间,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腹膜的种植转移、癌性腹水。
一般选择的温度大多在40℃-43℃之间,维持1-2个小时,常用的灌注药物通常是:铂类、紫杉醇、丝裂霉素、阿霉素和吉西他滨。其中,顺铂最常用。
腹腔热灌注化疗最常用的场景是:消化道肿瘤(尤其是胃癌)、妇科肿瘤合并腹膜转移或者癌性腹水。
咚咚肿瘤科已经介绍过一次腹腔热灌注化疗相关的基础知识,详见:腹腔热灌注化疗:给谁灌?灌什么?
腹腔热灌注化疗,一直是一种比较小众的抗癌治疗方式,部分医院有开展,但是接受该技术治疗的患者数相对还是有限的,根本原因是一直没有板上钉钉的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支持该技术的优越性。
这一局面,在上周被打破。一项由荷兰癌症中心组织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揭晓,狠狠地为腹腔热灌注化疗打了一回call!
这是一项在局部晚期(III期)卵巢癌患者中进行的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一共入组了245名患者。入组的志愿者均为初始阶段无法手术、或者第一次手术没有切干净,要先做几次化疗后,安排减瘤手术的患者。1:1分组,1组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术前的化疗)结束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接受静脉化疗巩固;另外1组,在新辅助化疗结束后,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在手术室里接着安排做一次腹腔热灌注化疗,然后再安排患者回病房,后续也是一样的接受静脉化疗巩固治疗。
由于腹腔热灌注化疗是在手术结束后、患者未清醒的条件下完成的,因此患者本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接受过腹腔热灌注化疗(这样就避免了“安慰剂效应”),同时除了负责给患者做腹腔热灌注的医生外,患者的其他医生也不知道某个具体的患者到底是否接受过腹腔热灌注化疗,这样就确保了随机、双盲的效果;此外,参与的医生都不负责最后的随访和数据分析,这样就杜绝了人为的干扰——这是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设计,让这项研究结果相对非常可信,这也是这项研究能被全球最权威的医学杂志《NEJM》接收,并且在头条的位置展示的原因之一。
闲言少叙,直接说试验结果。中位随访了4.7年后,未接受腹腔热灌注化疗组89%的患者已经出现疾病复发或者死亡;而接受过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患者,这个比例是81%;降低了八个百分点。无疾病复发进展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0.7个月和14.2个月,有统计学差异。截止到论文发表前,两组分别有62%和50%的患者去世,腹腔热灌注化疗让患者死亡风险下降了33%。尤为重要的是,这两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33.9个月和45.7个月,两者几乎相差1年——手术后多增加的1次腹腔热灌注化疗,让局部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延长了近1年!两条生存曲线,早早地分开了,而且差距非常明显!
副作用方面,两者是类似的。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是25%和27%,腹腔热灌注化疗几乎未增加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常见的副作用,均为:恶心、呕吐、腹痛、乏力、贫血等。
参考文献:
[1]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in Ovarian Cancer. N Engl J Med 2018;378:230-40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