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使用的抗肿瘤化学治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有些严重的毒副反应是限制药物剂量或使用的直接原因。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细胞减少(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粒细胞等)、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心脏毒性、神经功能异常等。
本文从如上几个方面介绍了化疗毒副作用的分级及其处理策略。
1. 骨髓抑制分级
2. 处理策略
说明:GM-CSF:靶向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靶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 恶心、呕吐分级
2. 处理策略
1. 腹泻分级
2. 处理策略
1. 便秘分级
2. 处理策略
蒽环类、紫杉类抗肿瘤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有效的抗肿瘤药物,特别是蒽环类,严重的心脏毒性往往限制其在临床上应用,可表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传导阻滞、ST段下降等。
1.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最大累积剂量
2. 处理策略
1. 肝功能损害分级
2. 处理策略
1. 肾功能损害分级
说明:N表示参考值上限
2. 处理策略
1. Levi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标准评定
2. 处理策略
本文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