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肿瘤患者接触最多的影像学工具主要有:CT、核磁共振(MRI)、PET、骨扫描、B超等。很多病友多次抱怨,分不清楚这些检查和工具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今天先简单科普一下。
每一种影像学工具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劣势:
- 比如CT看脑出血、看肺部病灶非常清楚,但是CT有辐射,而且CT对软组织(肌肉、神经、血管等)分辨率较差;
- MRI看软组织看的很好,因此适合看脑肿瘤,适合看腹部的诸多脏器,适合看神经肿瘤,但是很多体内装了起搏器或者各种钢板之类的铁磁性人工材料的病友无法做MRI;
- PET能较好地区分到底是不是癌症,还是其他良性疾病,而且PET相比于CT、MRI,它提供的是肿瘤活性程度的指标,但是对肿瘤位置和大小的测量不如CT和MRI;
- 骨扫描特别适合做全身是否有骨转移的初筛,但是经常有假阳性,也就是经常把问题显示的过度了,显示的更严重了;
- 而B超适合做一些浅表器官的大致观察和定位,对于一些深部脏器的显示比较困难,但是B超没有辐射没有副作用,孕妇都可以做。
这样,大家都能大致有个感性的认识,到底平时应该选择哪种影像学工具了;当然,具体情况还是要听主管医生的安排。
然后,进入正题,分享一个放疗如何更加精细化的新办法。大家都知道,放疗不是一次做完的,一般都分成20-40次不等,每次都只照射几分钟或者十来分钟,一周照5天,休息2天,这是最常见的安排。那么,不少病友早就提出了一个疑问,随着放疗的不断进行,如果治疗有效的话,肿瘤应该越来越小呀,那么原来设定的计划(包括射线照射的位置,每个位置照射射线的剂量等)应该更改一下呀——按理说,最好是每天都在昨天的基础上略略修改一点,这样或许效果最好。但是现实工作中,哪有这么做的?因此调整放疗计划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放疗医生、影像科医生、放疗物理师、放疗技师通力合作,每个病人都要折腾好一段时间,更别提病人一多,国内外都无法实现这种每天一换的最优安排。
但是,对于一些放疗敏感的肿瘤,的确是会在进行到一半或者一大半的时候,重新拍个片子,然后调整计划的。
那么,放疗做到中途,应该拍什么片子呢?部分科学家觉得应该拍PET-CT,不仅可以显示肿瘤缩小的范围,而且可以显示这时候肿瘤的代谢活性。从而对那些依然还有活性的肿瘤增大放射剂量,对已经退缩下来没有活性的肿瘤减低放射剂量,这样个性化的调整后,或许可以提高对癌细胞的杀伤而不增加(甚至还减少)副作用。
本着这样的理念,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州的Feng-Ming Kong教授联合十几位同行在美国2家大型医院招募了42位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
所有患者一开始的时候会拍一个PET-CT,根据这个影像学片子,设计最初的治疗方案。下图右图中白色的区域,就是肿瘤代谢最旺盛的区域。
然后等放疗剂量达到40-50Gy的时候,让患者再次拍一个PET-CT,重新修正放疗计划,完成后续的治疗;这时候一般会对依然有代谢活性的肿瘤残留区域,酌情加量;而对已经退缩的区域,减量。下图是和上面那个图同一个病人,在接受治疗中途再次拍摄PET-CT以后,重新调整的放疗计划。这次依然白的发亮的区域其实已经很小了。
那么,这么干了以后,好处是什么呢?中位随访47个月后,这批患者的2年照射野内控制率为82%,总的局部控制率为62% (历史数据是34%左右),相比于历史数据局部控制率提高了近30%;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历史数据是12-20月)。2年总生存率为52%,5年生存率为30%(历史数据低于20%)。
参考文献:
[1]Effect of Midtreatment PET/CT-Adapted Radiation Therapy With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Phase 2 Clinical Trial. JAMAOncol. doi:10.1001/jamaoncol.2017.0982
[2]Machtay M, Bae K, Movsas B, et al. Higher 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 of radio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utcomes for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 treated with chemoradi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IntJRadiatOncolBiolPhys. 2012;82(1):425-43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