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课程要点
1. 疫情期间,乳腺癌患者应该怎样尽量保证合理的诊疗?
2. 疫情之下,怀疑存在恶性的乳房肿物应如何处理?
3. 术前新辅助治疗患者、需外科手术患者及术后辅助治疗,不同情况、不同阶段都应该怎么办?
4. 不同分子分型复发/转移乳腺癌,疫情期间治疗策略怎么调整?
5. 特殊时期的乳腺癌患者管理总则。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狠狠撞击了2020年的开头,疫情肆虐,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肿瘤患者群体堪称雪上加霜,非常时期更需打破疾病带来的桎梏,给予患者权威的诊治建议和具体指导。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肿瘤“杀手”,大多乳腺癌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疫情之下,不同阶段的乳腺癌患者应如何合理应对?如何适当调整治疗策略、择期复查?看江苏省人民医院吴昊教授进行详细解答。
内容概要:
术前乳腺癌患者
首先,疫情期间怀疑存在乳腺肿瘤的患者,应视病情严重程度制订治疗策略。若为良性乳房肿物可1-2月个后再次复查;若高度怀疑恶性的患者则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再考虑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充分评估后,满足条件的患者可优先选择合适的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再择期手术,从而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几率。
对于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原则还是应避免疫情期间前往医院。因此,HER2阳性、HR阳性、三阴性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若已经在接受其他术前新辅助治疗方案,应尽量按原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如HER2阳性患者也可考虑更换毒性低、疗效好的靶向治疗策略。
而已经完成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在此期间仍建议适当推迟手术时间,采取适当的术后辅助治疗策略,优选低毒、有效、易于管理的药物治疗。如HER2阳性患者可停用化疗,继续使用靶向药物;HR阳性患者可选择行内分泌治疗;三阴性患者则可以考虑口服卡培他滨。
术中及术后乳腺癌患者
已确定需近期手术的肿瘤患者,肿瘤负荷较小患者可适当缩小手术范围;不适合进行保乳手术者,可行改良根治术,但不建议同期行乳房重建。
乳腺癌患者术后往往需接受辅助治疗,但无论是辅助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还是化疗,均疗程较长,疫情期间可适当延迟。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还可考虑”长处方”策略用药,居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方案及剂量。此外,需行辅助放疗患者同样可适当推迟1~2个月,期间可考虑先配合靶向药物。
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
对于乳腺癌分子分型相对复杂,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吴昊教授也给予了更细化的用药建议:
-
◆ HR阳性患者应优先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内分泌治疗联合靶向治疗;
-
◆ HER2阳性患者一线治疗首选紫杉类化疗联合曲(帕)妥珠单抗,治疗有效者,条件允许下应继续原方案治疗。吴昊教授特别提到,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为“双口服”方案。一般用于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晚期患者,但对无法继续输液的HER2阳性患者,此时可以采用此”双口服”药物方案。总体来讲,应尽可能采用口服靶向药物,优选吡咯替尼,可单用或联合口服化疗药物。
- ◆ 化疗是目前三阴性晚期乳腺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疫情期间,推荐单药治疗,便于安全管理和及时调整方案,需优先考虑口服化疗。对于晚期姑息化疗患者,可考虑采用“节拍治疗”的策略,以减轻不良反应。
总体来讲,吴昊教授认为疫情期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应:
1)优先考虑内分泌治疗。
2)优先考虑口服化疗药。
3)优先采用短程输液治疗。
最后,吴教授还解答了一些患者提问,他表示希望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情绪能够缓解,做好防护工作,安心过渡。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