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些时候,朋友圈里挂起了一股“干韩国”的旋风,一张张图片和口气让人颤栗,那时大家喊出的口号是:“就算不赢,也要扒层皮!”晚上9点半,输赢已定,网友们开始调侃:“韩国运动员虽然输掉了比赛,但赢得了生命!”原因呢,就是下面张场馆布局图。
可我作为一位伪球迷,满场看到的却是免疫细胞 VS 肿瘤细胞。
从球赛到免疫治疗
其实在肿瘤细胞出现时,周围的免疫细胞如果正常运作,肿瘤细胞就会被杀死,也就是上图的最左——免疫清除,这时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对抗就如昨晚的世界杯预选赛结局——歼灭;但是,肿瘤细胞非常狡猾,它找到了漏洞,骗过了一层层的免疫细胞守卫,变成了免疫逃逸。
想要免疫细胞发挥作用,要有两个套路,简单来说:
①收到凋零肿瘤细胞传来的抗原信息,等于闻到味道
②增强刺激信号,抑制负向信号,等于磨菜刀
而我们刚刚讲到的“漏洞”是指肿瘤细胞上的PD-L1与免疫细胞PD-1结合,这让免疫细胞不能发挥作用,进而凋亡;而此时神奇的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把这条通路阻断,以让免疫细胞继续虎虎生威,杀死肿瘤细胞。
用PD-1之父陈列平的话来讲,整个过程就是免疫正常化。
免疫正常化 陈列平 抗PD治疗,在原理上并不是增强免疫反应,而是把病人自身应该有的,但在肿瘤生长中被弱化的反应带回常态。虽然客观上我们见到了增强的免疫反应,但这才是机体对肿瘤正常的反应。 就像某人借走很多的钱,久久不还,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突然有一天钱还回来了,我欣喜若狂。不过冷静下来一想,这原本就是我的钱,有什么好兴奋的呢?肿瘤免疫也是一样,我们长久以来已经认可它的无效,已经把期望值定低了。
免疫治疗的四小天鹅又迎来一只小天鹅
昨晚兴奋了大半夜的球迷们一直到半夜才睡,夜半2点钟,FDA敲门送来了又一种PD-L1单抗获批的消息——来自德国默克和美国辉瑞联合开发的一款单抗avelumab,适应症为罕见皮肤癌——Merkel细胞癌(merkel cell carcinoma,MCC)患者。
MCC是一种不常见的侵袭性皮肤癌,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足20%,目前尚无药物获批专门治疗转移性MCC。数据显示,88例患者接受avelumab治疗后,客观缓解率33%,完全缓解率11%,缓解时间从2.8个月-22.8+个月,86%的患者缓解时间都超过6个月。
那这位新的PD-L1抑制剂,面对前辈们进阶成功的病种(非小细胞肺癌一二线、恶性黑色素瘤一二线、膀胱癌二线、头颈部鳞癌二线、肾细胞癌二线),有何新动作么?
一方面,avelumab首发针对竞争对手尚未涉及的癌症领域,如Merkel细胞癌和胃癌;另一方面,针对前辈已经涉足的领域,avelumab将做一个“聪明的追随着”,以分化试验设计、使用生物标记物及组合疗法等方式与之争一席之地。
目前,avelumab的开发项目涉及超过15种肿瘤类型,包括乳腺癌、胃癌/胃食管交界腺癌、头颈部癌、MCC、间皮瘤、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肾癌及膀胱癌等,希望能后来居上啊。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