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算万算,竟没算到还有一种可能——右肺新增的那个2.4×4.3厘米的病灶,好像并没有取到样本。
气管镜报告:
会厌:活动度好。 声门:开闭正常。 气管:通畅。 隆突:锐利。 左右主支气管:通畅。 肺叶各段:较多痰液,行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刷检术、活检术,灌洗液送细菌涂片、真菌涂片、细菌培养、GM试验等及病理学检查;右肺下叶内基底段前支可见脓性分泌物;左肺下叶术后残端粘膜呈浸润性改变,表面较多鲜血迹;其余各段叶未见狭窄、新生物。
刷检部位:右肺下叶内基底段前支 15# 16# 左肺下叶术后残端 17# 抗酸杆菌:右肺下叶内基底段前支 活检部位:左肺下叶术后残端*5块 灌洗部位:右肺下叶、左肺下叶
一、刷检病理:
1.(右肺下叶内基底段前支刷片)见部分炎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及少量轻度不典型增生鳞状上皮细胞。2.(左肺下叶术后残端刷片)未见肿瘤细胞。
二、脱落细胞学检查与诊断+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术:
左肺、右肺均未见肿瘤细胞。
三、活检病理:
(左肺下叶术后残端)送检组织为炎性肉芽组织,可见出血及坏死,待免疫组化协诊。
检查描述/影像提示
(左肺下叶术后残端)灰白色组织一堆,大小0.6*0.5*0.2cm。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都还不错。
问题是我们最想知道的那个右肺的病灶到底是什么?就是气管镜报告的“脓性分泌物”?还是说肿瘤是从气管外向内生长的,样本只取到了它的分泌物,而没有取到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