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想看看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在奥希替尼和铂类化疗治疗后耐药的情况。
总共筛选了731名患者(平均年龄64岁)。
后续治疗最常见的是基于多西他赛的化疗(30.2%)、单独或联合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17.2%)、第一代/第二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16.7%)、继续奥希替尼(16.3%)和含铂双药化疗(5.2%)。
结果这里边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时间最差的选择就是使用免检查抑制剂,中位生存时间只有7个月,还不如继续用靶向药和含铂双药化疗再挑战的时间长。
日本人群的患者跟我们人种相同,所以他们的研究我一直是比较在意的,而且日本人在研究有不少真实世界的研究,贴近我们用药的实际,受药物商业化大型临床试验的影响相对小一点。
所以这个研究对我们国内类似患者的用药选择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像这一类的患者想延长生存,还是不要盲目上免疫为好。
我的建议是:1.尽量再做检测,明确耐药原因,寻找其他的靶向药,2.或者经典的治疗方案基础上再加局部治疗手段,3.或者合适的治疗时间窗口改成靶向化疗穿插再挑战的方式。这样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