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手术以后患者会遭受不同程度疼痛的困扰,而这也常常是许多患者对手术心存恐惧的原因。
那么手术后的疼痛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手术创伤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它会使外周的伤害性感受器被激活(伤害性感受器就是传递痛觉信号的细小的感觉神经末梢)。局部组织受到损伤后,可以使人体对刺激的反应性增强(痛觉过敏),也可以引起一些致痛物质的产生和聚集,使损伤组织局部和损伤组织周围(没有损伤的部位)产生疼痛感觉。
当内脏的伤害性感受器被激活后,可以出现平滑肌痉挛、缺血和炎症等,还可能引起皮肤上的牵涉痛。因此,手术后患者会出现的疼痛,可以是切口部位的疼痛(躯体痛),也可以同时兼有内脏的疼痛。一般来说,躯体痛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锐痛;而内脏痛则定位不明确,比较弥散。
手术的伤害性刺激和疼痛能引起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应激反应,其结果是导致水钠潴留、血糖升高等过度代谢状态,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患者术后的康复。
神经内分泌的应激反应还是术后高凝状态的主要因素。高凝状态可以引起深静脉血栓、心肌缺血、血管移植失败等。未得到控制的术后疼痛还可以兴奋交感神经,影响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如果是上腹部和胸部的手术,疼痛可能影响患者术后深呼吸和咳嗽排痰,导致肺部并发症。此外,急性疼痛若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也有可能转为慢性疼痛。
常用的止痛方法有哪些呢?
1.口服止痛药:那些在局麻下就可以完成的小手术,因为手术创伤较小,可以选用这种方法,这种止痛方法对病人的影响很小。
2.肌肉注射止痛针:这是常规的手术后止痛方法,用在那些手术以后需要继续禁食禁饮的病人。优点是疼痛可以很快缓解并持续一段时间,止痛药的一些副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行消失或减退;缺点是如果手术创伤的影响较大,止痛作用减弱或消失后仍然会感到疼痛。
3.椎管内镇痛:将止痛药物单次或多次注入椎管内,使神经传递痛觉的信号被阻断,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部位就能“不痛”或“少痛”。一次给药可以维持一定的时间,多次给药则需要将专门的导管留置在椎管内。
4.镇痛泵止痛:这是借助“机器”(泵)进行自动或手动给药的止痛方法。
镇痛泵有靠弹性回缩给药的机械泵,也有靠电脑设置数据的电子泵。
止痛方式可以完全由病人自己控制(PCA),也可以由医师控制,还可以在医师的控制下让病人同时参与(医师设置基本数据和安全模式,病人在安全模式下可以追加药物满足自己的止痛需要)。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