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感染便是老百姓俗称的炎症。
炎症的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也伴有发热、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改变等全身反应。炎症可发生于各个组织和器官,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常见的胃炎、鼻炎、扁桃体炎、肺炎、肝炎、肾炎等都属于炎症反应。
炎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严格来说,炎症并不是一种病症,而是一种常见而又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
引起炎症的原因有很多,当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引起组织产生渗出、坏死和增生等炎症反应时,称为感染性炎症。如果是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称无菌性炎症。总的来说,就是当身体感觉有“外敌”入侵,就会自然的产生防御反应,这个反应就是炎症。
近年来,我国各类炎症性疾病发病率持续走高。据报道,全国慢性咽炎鼻炎发病率高达87.3%;慢性胃炎发病率30%;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达11%,且呈不断上升趋势。
炎症不是小事儿,它是癌症的“帮凶”!
近年研究表明:大约1/5的癌症患者有长期慢性炎症刺激,4/5的癌症患者其癌症组织内也有炎细胞浸润。简单来说,就是炎症有时候是癌症的“帮凶”,而有时炎症又是癌症的伴随现象。
肝炎→肝癌?
肝炎会增加肝癌风险,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对肝脏造成慢性损伤,如果不注意治疗,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肝硬化,而肝硬化不及时治疗,就可能恶化成肝癌。
胃炎→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进而发展为胃癌。
世卫组织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类致癌原,它可以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
肠炎→肠癌?
不是所有肠炎都会癌变,不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被普遍认为与恶性肿瘤的风险的增加有关。
很多溃疡性结肠炎人群对炎症不够重视,发病就吃点消炎药,结果治标却不治本,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由轻变重,甚至最终癌变。
咽炎→咽喉癌?
有些慢性咽炎患者担心反复发作咽炎会引发癌症。其实不必过于担心,慢性咽喉炎进展为癌症的可能性极其小,几乎是“平行”的两条线,难以交叉,但这也并不能成为不重视咽炎的借口。
特别是,有些肿瘤的早期症状和慢性咽炎相似,比如鼻咽、口咽等下咽癌,这点要小心。
减少“炎症”烦扰, 6招学起来!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防患未然,减少炎症带来的不良反应。
一、注意饮食、饮水
多吃蔬菜与水果,因其含有抗氧化物,可消除体内自由基,减轻炎症,建议每天摄入4-5份蔬果,每份80克。
粗粮、面食、豆类,每天可以搭配进行食用。
有机菜籽油、坚果,居于第三,每天需要摄入5-7份。坚果中抗炎物质含量丰富,每天吃点坚果降低心脏病等与炎症有关疾病的风险。
鱼与海鲜,每周可以摄入2~6份,每份约113克。
相反,甜食、高脂食物、油炸食物、加工肉制品中富含饱和脂肪酸,会加重炎症,应该少吃。各种快餐等不健康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很高,易导致高胆固醇和心脏病,更需要注意。
二、坚持喝水
水善利万物,多喝水,可以增加人体的血液循环,帮助机体排除毒素从而减轻炎症。
三、坚持锻炼
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发现,每天2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抗炎作用,还可减轻炎症反应。坚持锻炼,抗击炎症、保持身材、有益心脏,若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4以下,更有利于身体健康。比如说,慢走、跑步、游泳、爬山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
BMI值计算公式:BMI=体重(公斤)/ 身高²(厘米²)
体重正常范围为:BMI=18.5~24
四、对压力说不
长期生活在压力下,人体激素失衡,促进炎症的发生,应减少愤怒、忧郁等负面情绪,日常生活中,用乐观积极的方式来保持心态上的平和,平衡身体免疫系统的稳定。
五、注意防护
不要长时间暴露在化学品、二手烟、空气污染的环境之下,如果需要前往医院建议佩戴口罩。在雾霾天的时候,应该减少户外活动的频次,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六、高质量睡眠
高质量的睡眠是人体加油站,每天6—7小时必不可少。长期缺乏睡眠,机体免疫力会下降,容易遭受病菌侵袭,引发炎症。
总之,身体发炎时最好咨询专科医生,不建议随便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以免急性炎症转为慢性炎症,影响最佳治疗时机。
预防胜于治疗。避免炎症癌变,除了需要注重日常饮食、生活习惯外,最重要的当然是定期体检了。尤其是像肝脏这种没有太多神经的器官,一旦出现炎症,没有及时预防,癌变的过程也不会有什么知觉。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