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知识 > 肺癌正文

肿瘤靶向治疗耐药后怎么办?

|2025年04月11日| 浏览:940

最近二十年,肺癌靶向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从最早的EGFR靶点开始,到ALKKRASROS1靶点等,靶向药物为肺癌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获益与更高的生活质量,已成为肺癌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

 

然而,耐药的问题一直是靶向治疗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悬在患者头顶的一片乌云。如何解决肺癌靶向治疗耐药问题?可能不少患友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与认知。特别是,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增多,解决耐药性的策略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肿瘤靶向治疗耐药后,到底应该怎么做?

今天我们就重点科普一下肺癌靶向治疗耐药后,后续的治疗策略应该如何制定。

 

首先,在患者耐药后,我们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临床情况。如果是局部进展,比如出现单个新病灶、原发灶增大等,这种情况可以继续使用原靶向药物,同时加上局部治疗,如手术、放疗等。然而,对于广泛进展的患者,我们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再活检是明确耐药原因的关键步骤。通过再活检,我们可以发现耐药的原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总结了三个万能应对公式,能帮助大家更直接的理解措施及方案:

分析耐药原因、找到继发突变针对性靶向治疗;

经治肺癌二线方案;

参与临床试验。

PART 1

分析耐药原因、找到继发突变,针对性靶向治疗

对肺癌患者来说,一旦找到可靶向的驱动基因AGA,靶向药物一定是最高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如果患者们面临靶向药物耐药的问题,我们首先建议的就是一定要在靶向治疗中,争取更多的靶向药物与治疗机会。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分不同的情况来做区分。

 

EGFR-TKI耐药

 

EGFR靶点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的驱动基因突变,做好EGFR靶向治疗,总生存期超过3年、4年的患者大有人在。但其同时耐药原因也非常复杂。按照机制,可分为EGFR通路依赖性耐药,EGFR非依赖性耐药、组织学类型转化、耐药机制不明[1]

 

EGFR通路依赖性耐药:

T790M,这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在一二代TKI耐药中发生率高达50%。对于出现T790M突变的患者,推荐使用第三代EGFR-TKI,如奥希替尼等

旁路激活途径:

的是其他通路或靶点的激活,如MET扩增或过表达、HER2扩增等,根据旁路激活的路径,我们可以选择其他靶向药物与原来的EGFR靶向药物进行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组织学类型转化:

概率不高,但也可能发生。如患者本来是腺癌,耐药后通过活检发现已转变为小细胞肺癌或鳞癌。此时,一般按照小细胞肺癌或鳞癌的治疗模式进行处理

不明原因耐药:

外,还有部分患者无法找到明确的耐药原因,这部分患者的比例并不低,约占40%左右。对于这部分患者,传统治疗模式通常采用化疗或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而现阶段,新型治疗方案层出不穷,参见经治肺癌二线方案

 

ALK-TKI耐药

 

ALK突变又被我们称为「钻石突变」。临床试验中,接受ALK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最高可以达到70%[2],而针对ALK抑制剂的耐药问题,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现存的大部分ALK抑制剂不存在交叉耐药,更为患者们的长期生存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然,与EGFR抑制剂类似,ALK也会出现旁路激活,同理,可用ALK靶向药物联合对应的继发突变靶向药,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ROS1、KRAS、BRAF、RET等罕见突变TKI耐药

目前,针对ROS1KRASBRAFRET等罕见突变均有对应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但针对以上罕见突变的耐药研究,临床上暂没有较大突破。针对这类罕见突变的耐药,我们可以考虑的后续治疗方案也可参照EGFRALK的应对策略,包括:进行后续基因测序,分析旁路激活继发突变,采取对应的靶向药物;开展经治肺癌的后线治疗,例如ADC药物、PD-1联合治疗等。

 

以上的治疗策略相对较为复杂,但还是那句话:面临靶向药物耐药,建议一定要明确后续的继发靶点,争取更多的靶向药物与治疗机会。因此,耐药后应该积极配合医生做基因检测等复查,针对性用药。

 

PART 2

经治肺癌二线方案

如果是未找到,或无法再次检测找到靶向耐药原因,这个时候肺癌患者可以选择的方案则转变为:经治肺癌二线方案。很多时候,患者都会有个误区: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就是化疗±抗血管治疗。

 

但事实是:

随着近年来癌症医学的飞速进步,比单纯化疗更有效,或者有些更安全的方法已经逐渐问世!ADC、双特异性抗体、免疫联合治疗方案等都在耐药人群中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有多项研究正在开展,有些方案已经获批用于耐药患者的治疗。

 

 

ADC药物

 

ADC类药物,就是近年来首当其冲的突破性药物,为肺癌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ADC全称叫做抗体偶联药物,通过将细胞毒性载荷搭载到单克隆抗体之上,实现对癌细胞的精准杀伤。

 

目前在肺癌领域,已经有HER2TROP2等靶点的ADC药物获批用于治疗耐药后的患者,还有更多靶点的ADC药物,以及ADC+免疫/靶向治疗等联合疗法正在研发之中。

 

PD-1+化疗+抗血管生成抑制剂

 

不少读者可能会有个疑惑,为什么我们在肺癌患者靶向药物耐药的应对策略中,不提明星药物PD-1抑制剂?事实上,PD-1抑制剂针对靶向药物耐药的患者,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有效率不高!针对靶向耐药的肺癌患者,无论是哪种PD-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效果都很不理想。在临床探索中,目前只有PD-1+双药化疗+抗血管的四联方案才有一定疗效[3]

 

双特异性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类同时靶向两个不同靶点的抗体类药物,一个药就能起到双药联用的效果。有些双特异性抗体通过靶向不同细胞上的靶点,还能起到一些特殊的作用,比如引导T细胞去杀伤肿瘤。

 

目前在靶向耐药肺癌患者中,可以应用的双特异性抗体主要有两类:

  • 靶向EGFRMETMET的过度激活是EGFR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双特异性抗体同时抑制EGFRMET就可以逆转肿瘤的耐药。

  • 靶向PD-1VEGFVEGF是一个抗血管的靶点,与免疫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再联合双药化疗就类似于上面提到的PD-1+双药化疗+抗血管的四联方案。

 

PART 3

临床试验

在对于靶向药物耐药后没有明确靶点的情况下,面临病情进展,积极选择新药相关的临床试验,也是耐药后的重要治疗选择。目前国内三级医院参与的临床研究较多,可向主治医生进行相应咨询或在网站上查找相关信息

 

PART 4

写在最后

 

靶向治疗耐药,并不意味着肺癌患者的「山穷水尽」。只要运用好合理的治疗手段,我们同样可以迎来治疗上的「柳暗花明」。同时,我们也提醒各位患者:服用靶向药期间,大家应该定期复查,一旦出现耐药迹象(比如症状加重、影像学检查提示),则应选择积极与医生沟通,科学合理用药。

 

本文内容用于疾病科普,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具体诊疗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材料编码:CN-20250411-00002

 


【参考文献】

[1].Passaro A, Jänne PA, Mok T, Peters S. Overcoming therapy resistance in EGFR-mutant lung cancer. Nat Cancer. 2021;2(4):377-391.

[2]. Wu YL, Kim HR, Soo RA, et al. First-Line Lorlatinib Versus Crizotinib in Asia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LK-Positive NSCLC: Five-Year Outcomes From the CROWN Study.J Thorac Oncol.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8, 2025.

[3]. Zhao Y, He Y, Wang W,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for individuals with advanced EGFR-mutat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who progressed on EGFR tyrosine-kinase inhibitors: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Lancet Oncol. 2024;25(10):1347-1356..

 

点击查看全文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

本文来源: 咚咚肿瘤科 发表,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史上最强ROS1靶向药来了! 一线PFS超45个月, 耐药患者也可用
上一篇

史上最强ROS1靶向药来了! 一线PFS超45个月, 耐药患者也可用

阅读相关文章
最新医生问答
最新抗癌笔记
top3

新年打卡

2024年02月17日
top4

好久没来

2024年02月17日
top5

CR

2024年02月01日
top6

七周年纪念!

2024年01月25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