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肺癌,对从未有过相关经历的患者和家属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一定会经历一段绝望、恐惧、迷茫的心路历程,不知道该如何与肿瘤战斗。
别紧张,放轻松。这些负面情绪都很正常。而在最初的不安过后,我们希望大家一定要冷静下来,认真的思考自己的治疗方式,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希望你要了解以下十件事。
罹患肺癌的原因很多,
但年龄和烟草一定是最大的致癌因素
01
大多数患者听说自己得了肿瘤,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患上肺癌的,为什么是我?虽然罹患肺癌的原因很多,但将其归纳起来无外乎这几种原因:
01
年龄的增长。在过去的科普中,我们反复强调:年龄是影响肿瘤发病的最主要因素。下面是中国2022年不同年龄阶段的肿瘤发病率[1]:
可以看到,大于60岁的中老年人,罹患肿瘤的概率大大升高,因此,对于不幸罹患肺癌的朋友们来说,年龄的不断增长可能是最大的原因。
02
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诱发肺癌的原因涉及到的因素多种多样,烟草、大气污染、油烟、石棉等有害物质等都是可能的危险因素。其中,烟草绝对是肺癌最大的致病因素。在中国,男性和女性肺癌死亡的患者中有23.8%和4.8%可归因于吸烟[2]。因此,尽早戒烟,对自己对家人都是最大的仁慈。
03
基因遗传。也许在罹患肿瘤的患者中,还有不少是年轻人,或是不吸烟的女性朋友。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家族基因遗传可能是很大一部分原因,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但是,不要自责,不要逃避,不要害怕。不管原因是什么,肿瘤治疗在最近几十年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当下你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振作起来,赶紧去正规医院,接受科学的治疗。
确诊肺癌,仅凭症状或影像报告
远远不够,病理结果才是金标准
02
对于初诊肺癌的患者,我们要科普一个重要的概念:肺癌确诊的「金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进行病理检查。
通俗来说,病理检查就是从患者疑似病灶的组织上切出薄薄的「切片」,然后由病理科医生拿到显微镜下仔仔细细地看,还要进行细致的处理(例如免疫组化染色等),最终得出结论:你是否罹患的是肺癌,以及是肺癌中的哪一种分型!积极进行病理检查,是肺癌治疗的第一步。在以后每一次诊疗的过程中,你都应该带上你的病理结果报告(纸质版或者手机拍摄的电子版)。
当向医生咨询,医生需要充分了解肿瘤的病理性类型:肺癌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又可以分为鳞癌、腺癌和其他,腺癌又可以分为……一个肺癌往下细分就可以分出多种类型。因此,把基础工作做扎实是治疗肺癌迈出的第一步。
没有人能未卜先知,
乐观理性的心态极端重要
03
当初诊的肺癌患者完成了相关检查后,心中一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我的病情到底如何?有没有治愈的希望?生存时间还有多久?这是每个患者心里都想知道的终极疑问。
医生们通常有两种回答方式:一种是根据临床数据和真实世界数据,大致评判某类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等等……但这个数字也是基于临床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具体到个人一定会有误差。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每个人的病情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所接受的治疗也会有所差异,没有人能够未卜先知。医学在不断进步,每天都可能发生意外或者惊喜,所以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另外,就算真有答案,知道它又有什么意义呢?与肿瘤抗争的过程更需要一种积极乐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我们在临床中遇到过非常多积极抗癌,最终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的案例。我们相信,这样的精神力量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甚至有助于控制肿瘤的进展。
每次去看病、或者咨询医生朋友,
请记得带/说这些东西
04
每次问诊或咨询医生时,大家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想问的问题,做到心里有数,才能避免问诊时的慌乱。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份备忘录,每次问诊前请记得带这些东西,或者提供这些信息。
01
去医院看病,记得带上:病历资料、病理结果、按照时间顺序排好的影像片子、最近一段时间的化验结果、最近一段时间正在吃的药等。
02
咨询医生朋友,尤其是微信、视频、电话等远程咨询时,至少应该给你的朋友提供如下信息: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病理结果、分期结果、之前接受过哪些治疗、对这些治疗的反应如何、患者最近的基本情况如何等。
手术是早、中期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05
决定肺癌治疗方式的,通常是确诊时医生为你评估的肿瘤分期。在临床上,它有个专业的名词叫做TNM分期,T是指肿瘤大小、位置及侵犯范围,N是指淋巴结转移情况(局部或远处),M是指远处转移的情况(如脑、骨、肝等),使用TNM可对肿瘤的情况进行基本判断。
临床中常将TNM分期简化为 I期(早期)、II期(中期)、III期(局晚期)、IV期(晚期),不同阶段的治疗目标和生存率差异显著。
手术是早期、中期以及部分局部晚期肿瘤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同时它也是效率最高的治疗方式。当然,近期肺癌治疗领域有一个全新的概念叫做「围手术期治疗」,其本质也是通过辅助及新辅助治疗帮助控制肺癌患者的病情,达到更高效的治疗目标,改善患者长期生存。
因此,如果医生与你讨论肺癌手术的治疗方案,你应该感到庆幸,至少证明你还没有被评估为IV期肺癌。此外,外科医生会在考虑年龄、身体状况、体力情况等多种因素后,再给大家提出手术建议,在临床领域,这样的建议往往非常慎重,外科医生们也需要权衡判断很久。所以,如果你的大夫和你沟通手术的相关事宜,不要首先选择放弃,或者选择抵触;而是应该仔细地和你的大夫讨论手术的方案、可能的风险、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等。
放疗是另外一种能
“定点清除”肿瘤的治疗手段
06
手术是通过胸腔镜或直接开胸的方式把肺癌病灶切除,而放疗就是通过放射线聚焦肿瘤,精准破坏癌细胞的DNA来消灭治疗肿瘤的方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适合做放疗,什么时候适合做,什么时候不能做,都很有讲究,放疗科医生们会给出最佳的回答。我们要强调的是:放疗是一个很神奇的技术手段,对于出现单个或者少数几个转移灶的寡转移患者而言,放疗都可能是很好的选择。近些年来也有一些临床显示立体定向放疗对于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早期肺癌患者也具备根治效果。
此外,尽管对于患者来说放疗的过程非常简单,但还要警惕和积极处理放疗相关的副作用。和主管医生保持沟通,定期回医院复查很重要。
化疗是手术以后防止复发、
晚期病人延长生命的主要手段
07
化疗使用的药物叫做“细胞毒”药物,通过对人体内生长复制较快的细胞产生杀伤作用来消灭癌细胞。因此,它在抗癌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对头发、造血系统、消化系统等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实际上,化疗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一步步走向成熟,至今已经有六七十年的历史。目前,化疗有三种使用的场景:
01
肿瘤不早不晚,不大不小,在临床上医生们将这样的状态称为「局部晚期」。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们会推荐先进行化疗让病灶缩小,然后进行手术。这样呢,手术做起来简单一些,更有把握一些,而且术后的复发概率会更低一些。这样的方式叫做化疗的「新辅助治疗」。
02
手术切除病灶后,为了防止癌细胞复发卷土重来。医生们会根据患者的病理及病情分期来做决定,是否要推荐患者在术后进行4-6次化疗,把躲在隐蔽角落里的小股敌军消灭掉,有助于防止肺癌复发。这样的方式叫做化疗的「辅助治疗」。
03
晚期的肺癌患者,这部分患者已经出现了癌细胞的远端转移,不具备手术条件。此时化疗或化疗的联合治疗就成了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不同的肺癌病情,不同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的临床治疗的方案,效果和副作用略有不同,主管的医生一般都会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征求患者的意见,最后量身定制一套最佳的方案。
最后,我们要再次强调,尽管现代医学进展神速,但短期来看,化疗及其联合治疗还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尽管化疗多多少少肯定会有副作用,但也不能一概拒绝,请患者朋友权衡利弊,三思而行。
基因检测、分子分型、靶向药,是这个意思
08
对肺癌患者来说,基因检测、二代测序、免疫组化、荧光染色、分子分型、靶向药……这些名词,常常出现在肺癌患者的报告里,大家既熟悉又陌生。他们代表了一类全新的治疗方式:靶向治疗。
在传统的肺癌治疗方式中,手术、放疗、化疗三足鼎立,构成了肺癌三大主要治疗手段。但抗癌手段的进步日新月异,早在上世纪90年代,靶向治疗的诞生就让我们迎来了肺癌全新的治疗方式。
靶向药物通过精准识别肺癌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或蛋白异常,阻断其生长信号或直接杀伤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与化疗的“无差别攻击”不同,靶向治疗具有高特异性、低全身毒性的特点。
靶向治疗一般有这几个步骤:先通过详细的检查(基因检测、二代测序、免疫组化、荧光染色等等),找出患者最主要、最致命的「驱动基因」,再根据「驱动基因」的类型匹配其对应的靶向药物。
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有数十个针对肺癌的靶向药物数上市,包括EGFR、ALK、KRAS、HER2、RET、ROS1等多个靶点都有了对应的靶向药物,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生存期。总而言之,对于经济能力尚可,又积极要求治疗的患者。我们鼓励一次性做全面的二代测序基因检测(NGS),并多多留意靶向药物的相关信息,然后选择针对性的靶向药,进一步提高疗效、延长寿命、减少副作用。
免疫治疗,最近十年间最重大的抗癌突破
09
免疫治疗,代表着人类最近十年间针对癌症治疗最大的突破。2014年,PD-1抑制剂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肿瘤治疗方式,带来了横跨多个瘤种的突破性进展,部分晚期肺癌患者实现了长期生存,甚至达到了临床治愈的目标。PD-1抑制剂、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一系列全新的免疫治疗方式,正为肺癌治疗带来一场免疫革命。
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解除肿瘤对免疫系统的“刹车”,激活特异性抗肿瘤反应,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具有持久疗效和低毒性特点。
在目前的肺癌临床治疗中,免疫治疗为基础的方案已经成为了晚期肺癌最主流的治疗方案。不仅如此,随着更多阳性研究结果的公布,免疫治疗及其联合方案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局部晚期,甚至是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中,为患者们带来更多希望。
ADC治疗药物,肺癌患者
迎来治疗的「二次革命」
10
如果说靶向药物为癌症的治疗开启了一个属于“精准治疗”、“个性化治疗”的新时代,那么靶向治疗的“进阶版”,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就是属于这个新时代的“第二次革命”。
ADC类药物又被称作「魔法子弹」,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枚精准的「生物导弹」,可以精准锁定癌细胞,并通过细胞毒药物实现肿瘤的定点爆破。ADC由三部分构成:抗体(靶向肿瘤表面抗原)、连接子(稳定连接抗体与药物)、细胞毒性药物(高效杀伤成分)。其中抗体部分负责精准地找到癌细胞,而细胞毒性药物负责对癌细胞进行一击必杀,两者通过连接子结合在一起,兼具了抗体药物的靶向性和载荷的强大杀伤力。
作为全新的肺癌治疗药物,ADC药物正在改变肺癌患者的治疗格局,我们期待它可以为肺癌患者们带来更多希望。
最后,我们还是想告诉大家:多数刚刚诊断肺癌的患者,对于这种疾病所知甚少,对它的诊断和治疗一头雾水,希望我们的科普让大家更好地查资料学习或者和大夫交流病情时能更好地理解,做到心中有数,不再惊慌,也帮助大家尽量少走弯路。
希望所有的患者朋友,都能理性乐观地对待自己的病情,不急不躁,不恐不惧,勇敢而坚定地抗击病魔,祝您早日痊愈。
本文内容用于疾病科普,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具体诊疗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材料编码:CN-20250401-00003)
【参考文献】
[1].Han B, Zheng R, Zeng H,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J].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4, 4(1): 47-53.
[2].Parascandola M, Xiao L. Tobacco and the lung cancer epidemic in China[J].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 2019, 8(Suppl 1): S21.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