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
血液检验是临床应用最广泛,蕴涵信息量最大的基础检验项目,是评价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身体素质状况的最基本内容。
各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累及血液系统时,可引起相关血细胞的数量、形态、比例异常,也可引起血液生化成分及血液流动行为的改变。
同时,血液系统本身的疾病也会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在正常情况下约占血容量的一半。
多种原因可引起红细胞生成和破坏的平衡失调,使红细胞在质和量上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疾病。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Hb或HGB)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
参考区间
成年人: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含量与红细胞数量密切相关,临床意义基本相同,但二者增减的程度有时不一定成比例。同时测定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1. 生理性变化
①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运动等,红细胞、血红蛋白偏高;
②6个月至2岁婴儿、老年人、妊娠中、晚期等,红细胞通常降低;
③静脉血较毛细血管血低10%-15%;
④同一天内上午7时检测结果最高;
⑤某些药物(如毛果芸香碱钴、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和情绪波动也可引起红细胞增加。这些差异造成的数值浮动一般在±20%以内。
2. 病理性升高
(1)绝对性升高:指血浆容量不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浓度绝对值增加。①原发性升高: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RBC可达(7-10)×1012/;Hb>180g/L;②继发性升高:是
由于机体长期缺氧,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大量分泌所致。见于慢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也可见于某些疾病引起的EPO病理性分泌
增加。
(2)相对性升高:是各种原因导致血液暂时性浓缩所致,见于剧烈呕吐、高热腹泻、多尿、多汗、大面积烧伤等。原发疾病痊愈后,RBC、Hb便恢复正常
3. 病理性降低
红细胞、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参考区间下限,称为贫血。常见于以下几方面:
(1)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如铁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等。
(2)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等。
(3)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慢性失血性贫血。
(4)红细胞寿命缩短:各种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
临床上习惯于用血红蛋白作为衡量贫血程度的指标。
-
Hb<120g/L(女性Hb<110g/L)为轻度贫血;
-
Hb<90g/L为中度贫血;Hb<60g/L为重度贫血;
-
Hb<30g/L为极重度贫血。
-
当RBC<1.5×1012/L;Hb<45g/L时应考虑输血。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