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4日,寻亲男孩刘学州在三亚的海边服下了大量抗抑郁类药物。
尽管有网友看到他在社交平台发的遗书,及时报了警;
路过的好心人把他送到了医院,但最终还是因抢救无效去世。
一条饱经苦难仍努力发光的年轻生命,就这样定格在了15岁。
细心的网友发现,他最后发的几条单个字母的微博,实际拼出来是一个单词——rebirth(重生)。
这或许是他的生命倒计时,甚至是求救信号,可惜看懂时为时已晚……
图片来源:@刘学州a 微博及评论截图
在他的人生15年里,充斥着多数人从未想象过的黑暗:
养父母双亡、校园霸凌、疑似被男老师猥亵;
好不容易找到亲生父母,他们却早已另组家庭,没人能给他一个家,甚至发现当初可能是被亲爹卖掉的;
他在社交网络上发声,却要面对铺天盖地的猜疑、谩骂、诋毁……
在学校,他出现了抑郁倾向、曾尝试过自杀,后来还是决定坚强地活下去。
而“嗜血狂欢”的网络暴力(以下也简称“网暴”),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还记得吗?2018年,德阳35岁的安医生同样因不堪网络暴力,吞药自杀。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Αυτοκτονία με την λήψη φαρμάκου-δηλητηρίου.jpg#file under CC-BY-SA-3.0
没想到个人信息和泳池监控被男孩母亲和亲属曝光到网上,演变成了一场可怕的人肉讨伐。
男孩一家人也成了被网暴的对象,躲在宾馆两个月,男孩经常半夜做噩梦、大汗淋漓。
时隔三年,2021年8月,安女士丈夫终于等到法院的宣判:
法院审理认为,常某一、常某二、孙某某利用信息网络平合煽动网络暴力公然侮辱他人,致被害人安某某自杀身亡,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侮辱罪。
“将获取的个人信息与游泳池视频关联,配注带有明显负面贬损、侮辱色彩的标题,分别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推送给他人及媒体记者进行爆料,并通过网络发布情绪性、侮辱性标题贴文和评论,引发了网民对两人作出负面评价”“冲突情况被多家媒体大量报道、转载,引发广大网民对两人的诋毁、谩骂”。
只是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的简单组合,却成了比利刃更可怕的凶器。
成年人尚且有心理防线崩溃的一天,更不用说价值观还没成型、受网络影响更大的青少年。
有人说,刘学州经历的每一次重创,都足以毁掉一个人活下去的信念,能扛过15年已经非常不易。
怎能以成年人的心态,去揣度和要求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呢?
难道不是叛逆、敏感、懵懂、跌跌撞撞,自卑又自恋,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和认可?
多项研究显示,网络暴力会增加青少年的抑郁、焦虑、孤独、自残自杀行为和躯体症状。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Depression_in_men.JPG#file under CC-BY-SA-4.0
2019年,联合国发布了一项31个国家的调查报告,三分之一的年轻人表示曾遭受过网络暴力,而其中五分之一的人曾因此逃学。
《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指出:
网络暴力主要指网民通过互联网对他人实施辱骂和言语攻击(又叫“网络喷子”),可以看成是社会暴力在网络的延伸,尤其是社交网络。
躲在匿名的身份背后,用户更容易在网上发表不够理智、甚至极端激烈的言行,煽动别人的情绪,或是被别人带节奏。
这份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有1.75亿未成年网民。
其中,42.3%的未成年人在网上遭遇过讽刺或谩骂;22.1%的人或其亲友在网上曾被恶意骚扰;13.8%的人未经允许就被曝光个人信息。
2021年,中山大学研究人员发布了一篇论文,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七省共14个地区,调研了1500多名15~19岁的高中生网暴别人和被网暴的情况。
(2)有人在网上发布令人尴尬的笑话,说我的坏话,或散布关于我的谣言;
(4)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对我有害的视频、照片或其他恶意内容;
(5)有人未经我许可,在网上分享了我的秘密或照片;
(6)有人故意将我从微信群、QQ群、游戏群或BBS群中移除或屏蔽;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elfie_Shot.jpg#file under CC-BY-SA-4.0
-
和女生相比,男生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施害和受害人。原因可能是传统文化鼓励男生要积极勇敢、攻击性会更强,而女生被教育温柔礼貌、也更容易被男生保护。
-
年龄更大、泡在网上时间更长的学生更容易去网暴别人,可能是因为“网上冲浪”的技能更熟练;被网暴则没有年龄差异。
-
学习成绩越好,越少遭遇网络暴力,可能是学霸们在网上很少去玩消磨时间、有风险的东西,更多地是去上网课、学习。
-
在城里还是农村、学校和家长是否限制学生上网,对网暴和被网暴都没有影响。
-
网上个人信息泄露较多的学生,明显更容易去网暴别人,也更容易被被人网暴。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被盗用个人信息的情况最常见(37.6%),而故意盗用他人信息的施害行为却极少(3.5%)。
这说明,对青少年进行网暴、尤其盗用他们个人信息的,可能更多是其他成年的陌生网友,而不是同龄人。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一些在现实中曾被霸凌的受害者,也可能反过来欺负更弱的人,或是在网络上发泄,成为网暴的施害者。
如果学校和家长一味断网、不让孩子上网,一旦遭到网暴,他们也会瞒着父母或老师,之后只会愈演愈烈。
所以,不建议因噎废食完全断网,而是合理控制上网时长。
多长时间合适呢?有研究发现,每天泡在社交网络超过2小时的青少年,可能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别把自己的照片、姓名、学校、住址、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公开发布在网上、或私发给陌生网友。
像刘学州这样真人实名出镜,的确容易增加被网暴、被人肉的危险,但很多孩子不会有那么强的防备。
家长也尽量不要把孩子的照片视频等公开发到网上,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
哪些行为属于网络暴力的范畴(比如前面提到的的7项)、会触犯什么法律、造成什么后果……
这些都要跟孩子讲明白,类似的新闻也可以让他们多了解。
告诉他们,如果遭遇了网络暴力,一定要向家长或身边可靠的成年人求助。
“吃瓜”这个词,对于承受压力的当事人未免有些轻飘飘,我们还是说“看客”吧。
每次发生争议事件,多数看客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有从众心理——
所以,每一个不理智跟风、转发未经证实消息的看客,都可能成为行恶的一员。
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大家冷静看待任何事件,等待权威的调查结果和审判,避免情绪化的攻击、站队。
如果你不能发出理性的呼声,至少不要成为火上浇油的最后一把柴火,不要把人血馒头当成精神食粮。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被网暴后,如果发现睡眠和饮食习惯突然改变(比如失眠、厌食)、平时喜欢的活动也没了兴趣,就要引起重视,最好及时去医院精神心理科看看。
比如看上去阳光坚强的刘学州,服用抗抑郁药已有一年多,一直在积极治疗。
可惜,他“在找到亲生父母后就没再服用”(停药了)。
一方面,戒断症状非常难受;另一方面,也容易增加抑郁症复发和自杀风险。
正如遗书中所写,他只是努力掩盖自己的悲伤,尽力让大家看到阳光和笑容,得到的却是攻击。
为了在美丽的海边结束生命,他用打零工攒下的钱买了体面的衣服和机票,却被误解为“有钱哭穷”、立人设。
“希望这个世界上少一些内心黑暗恶毒的人。很喜欢大海,因为我感觉它可以装的下很多声音。”
愿大海,已经洗去了你的所有痛苦,而正义的阳光终会到来。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orning_Sun_(87592647).jpeg#file under CC-BY-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