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经常在朋友圈、患友群、亲朋好友、网上看到“运动有利于抗癌”的相关信息。确实,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够改善癌症患者生理心理状态,而且能有效减轻放化疗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所引发的身体疲倦感,改善肿瘤患者的整体状况,甚至延长生存期。
于是很多患者为了让自己尽快好起来,开始积极运动。殊不知,不科学的运动方式不仅不利于康复,还可能加重身体负担,造成不利影响。
不同阶段的肿瘤患者对运动的要求也不一样,若要做到科学有效的运动,需针对不同时期的患者制定相对应的运动计划!
不同阶段的患者,如何运动?
治疗和恢复期
研究表明,运动可增加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使身体的营养水平、代谢能力得到改善,对患者在治疗期间携氧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
接受放化疗的患者,身体比较虚弱,这个时期只能进行低强度或短时间的运动。
-
运动从治疗第1天开始,至化疗进程结束。
-
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即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55%~65%(最大心率=220-年龄)[1]。
-
运动形式包括快步走、慢跑、上下楼梯、健身操等;运动频率为3~4次/周,运动时间为每次20~30分钟。
恢复期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之后,身体机能可能稍有好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增加运动的强度、适当延长运动时间。
康复后的无疾病或疾病稳定期
大量研究表明:适当、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身体不适症状,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改善疲乏、失眠,还能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和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2]。
对于康复后的无疾病或疾病稳定期的人群来说,适当的运动配合健康的饮食,能够帮助恢复身体机能、保持健康的体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风险、延长寿命。
这个时期的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可选择的运动方式也很多,如游泳、打羽毛球、跑步、骑车等。
小编有话说
-
运动时间以餐后30分钟到1小时为宜,以免影响胃肠消化、吸收或出现低血糖反应。
-
每天推荐的运动量应保持在30分钟左右,可1次或分次完成,但有效运动的持续时间应保持在15分钟以上,每周不少于3次。
-
体力较好的患者或肥胖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及运动频率,并坚持6个月以上,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晚期
晚期肿瘤患者身体虚弱,卧床时间较长,不建议进行体力活动,但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床上活动。
如定时翻身拍背,或家属对卧床患者的肢体肌肉进行环形加压式按摩,由远心端至近心端、由下向上按压,同时协助患者做足趾背屈运动,一般2小时1次,每次15-20分钟。
肿瘤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运动前评估。应由医生在参考患者身体状况的基础上做运动前评估,包括心肺功能检查、运动负荷试验、体力测定等,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进行某项运动。
锻炼应循序渐进。肿瘤患者经过一番治疗后,要想恢复原来的体力活动,一般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此时不应急躁,要缓慢而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
避免独自进行户外运动。防止发生意外,无人救援。
合理膳食。饮食需要荤素搭配均衡,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参考文献
1、 杨金菊,丁敏.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593-595.
2、 Kerry SC.Physical actixity insurviors: afieldinmotion[J].Psychooncology,2009,18(4):337-342.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