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CDK 4/6 抑制剂是治疗转移性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的支柱。在今年的CSCO乳腺癌指南中也显示,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过再好的药物副作用也是在所难免的!今天汝爱小编就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处理这些不良反应~欢迎大家转发/收藏~~
CDK4/6i是什么?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 / 6)抑制剂作用于细胞周期并阻止G1至S期的进展。细胞从G1到S期的检查点,需要将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磷酸化,并通过CDK4/6对其进行修饰,该途径中的异常会导致持续的细胞增殖,与癌变有关。CDK4/6抑制剂治疗可防止Rb磷酸化,从而引起G1细胞周期停滞,阻止细胞分裂。因而是靶向药且是阻止细胞分裂,而不是“杀死”癌细胞,因此副作用更小、对患者的身体负担也更小。
目前,临床上可使用三种CDK4/6抑制剂(即palbociclib,ribociclib和abemaciclib),其中哌柏西利和阿贝西利在中国已经上市,还有十多款CDK4/6i处于临床前的开发阶段……
CDK4/6i不良反应有哪些?
万事难两全,即使CDK4/6抑制剂的副作用相比化疗要轻得多,但还是有一定的副作用。其中就包括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腹泻、肝肾损伤等。同时,QT间期延长、静脉血栓也不容小视。积极管理不良反应有助于患者朋友们减少减量、中断以及停药等情况。
目前批准上市的三款CDK4/6抑制剂的不良反应谱略有差异:例如,哌柏西利和瑞博西利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而阿贝西利引起腹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抑制剂。
#01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CDK4/6抑制剂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不同于细胞毒性药物所致,不管骨髓中中性粒细胞前体的抑制程度如何,均可快速恢复,一般不需要剂量调整。尽管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但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却极少。3级及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的中位数约7天。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与用药次数有关,一般在下一周期就会减少,这表明并无这方面的蓄积毒性,且如有必要可早期减量。
#02
腹泻
三种CDK4/6抑制剂中,阿贝西利腹泻的发生率最高。CDK4/6抑制剂引起的腹泻大多发生在 用药早期,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腹泻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显著降低。洛哌丁胺被推荐作为腹泻的标准一线治疗。一旦出现稀便,即开始使用止泻药治疗,并增加液体的摄入量。当患者停 止腹泻12小时后,应停止使用洛哌丁胺治疗。
#03
肝肾损伤
瑞博西利的肝脏毒性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因此应在用药前、前两个周期中每两周、每四个周期、有临床迹象时检查肝功能。瑞博西利也可导致胚胎毒性,因此建议避孕。
#04
针对不良反应的CDK4/6抑制剂剂量调整
剂量一旦降低,一般不可再次加量。
总 结
CDK4/6抑制剂口服给药,一般耐受良好,但实际应用中也会出现一些影响临床治疗的副作用,因此也需要患者朋友们即时复查,调整剂量。在兼顾治疗的同时、将副作用降至最低,避免对患者造成“雪上加霜”的后果。期待未来有更好的研究成果造福更多患者~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