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时,APF达到了2000多,这有什么意义吗?”
“治疗了这么久,肿瘤标志物不降反升,是不是治疗效果不好?”……
围绕着肿瘤标志物,癌友常常产生诸多疑惑,作为抗癌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肿瘤标志物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行使着哪些作用呢?
肿瘤标志物,可能是癌友在抗癌战役中接触到最多的辅助诊断指标了。
不同于血常规、血生化等反应身体状态的血液指标,肿瘤标志物往往带给大家一种“直接反应病情变化”的错觉。
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癌症筛查的项目之一,但大部分肿瘤标志物参考价值有限。
感染、炎症、妊娠等情况都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的上升,部分人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的升高。
肿瘤标志物对于疗效判断、预后评估、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等情况辅助诊断的效用更为明显。
肿瘤标志物单次的小幅波动没有太大临床意义,我们更需关注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
单纯以肿瘤标志物来监测病情是非常不稳妥的,一定要加上其他检查手段(如影像检查这个金标准),共同判断病情的治疗效果。
单纯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能确诊癌症,升高只是提示我们身体里存在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因素,除了癌症之外,还有这些因素:
良性疾病:一些部位的炎症、肠道息肉、炎性增生,皮肤疾病如银屑病、胆汁淤积、肝肾功能不良等。
怀孕或者不良生活习惯:肿瘤指标在怀孕妇女中也低度升高,研究还发现长期吸烟人群CEA水平较不吸烟者高。
药物使用:如胸腺肽、狂犬疫苗等生物制剂的使用,也可以引起某些肿瘤指标的升高;
那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尽快排查。
单次的肿瘤标志物的升降并不能准确反映治疗效果。如化疗、放疗或手术后立即测定肿瘤标志物浓度,可能会有短暂的升高,这是由于肿瘤坏死所致。
癌症治疗的疗效评估需要结合影像检查评估,而不是单独看肿瘤标志物升高。
首先我们应该来了解一下肿瘤进展的定义,肿瘤进展是肿瘤大小增加25%左右或出现新的肿瘤。
从该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肿瘤的进展与否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改变。
所以即使肿瘤标志物升高,我们也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判断肿瘤是否进展。
主要见于肝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等,此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也会出现AFP的升高。
癌胚抗原(CEA):主要存在于直肠、结肠癌组织和胚胎肠黏膜上。
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密切相关,也可见于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
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肺气肿、直肠息肉、结肠炎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
糖类抗原125(CA125):是由体腔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抗原,其含量高低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分期呈高度相关性。
CA125升高也可见于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胰腺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
其他非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
糖类抗原19-9(CA19-9):为细胞膜上的糖脂质。CA19-9主要见于胰腺癌、胆囊癌、胃肠道肿瘤等。
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比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等。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精液特异性蛋白。目前PSA 已成为诊断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标记物之一。
看到这里是不是已经眼花缭乱?别急!一图带你知所有。
肿瘤标志物只能辅助诊断癌症和评估治疗效果,不能作为决定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的唯一指标,需要结合影像学进行判断。
对于单项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者,不用过度惊慌,可以每隔3-6周复查一次,有条件的尽量复查全部的常用标志物。
一旦体内出现有恶性肿瘤存在,可能会有几种标志物异常,如果复查后数值一直维持在参考值上限的临界水平,则意义不大。
-
单次检查结果升高特别明显,数倍于正常值的上限;
-
反复检查,数值动态持续升高;
-
有家族性遗传史肿瘤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升高。
这些患者要高度警惕和重视,提示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应结合病史、体检、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B超、CT、PET/CT等手段尽快助诊。
如果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紧接着复查影像学检查也提示异常或进展,这就需要高度警惕啦。
最好尽早获取病理诊断确诊并进行基因检测,根据结果获取更多更新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