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张煜医生
前面已经写过肿瘤标记物的文章,鉴于很多医生以及患者对于肿瘤标记物的理念是错的,经常高估肿瘤标记物的准确度和重要性,所以特地撰写本文重点介绍癌胚抗原(CEA)升高在健康人群和肿瘤患者人群中的意义。
顾名思义,肿瘤标记物的用途是在健康人群筛查恶性肿瘤,以及在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中协助评估病情。癌胚抗原(CEA)已经是相对比较准确的肿瘤标记物,明显优于诸如CA19-9、CA125、CA72-4、CA24-2、TGSF等,但仍不准确,后几种在健康人群中的筛查已经被证实无效,完全不用查,查了等同于浪费钱。也就是说,在正常人群,检测上述指标后,无论是正常还是异常,都无法判定是否和肿瘤相关。
俗话说:矮子里面拔将军——短中取长,虽然这些肿瘤标记物都不太准,CEA既然已经是相对最准确的,所以目前在健康人的体检中,以及很多肿瘤术后的随访中广泛使用。
第一部分 CEA在健康人群中筛查的意义
筛查CEA的目的是希望有效的发现恶性肿瘤患者,打个比方,如果CEA大于正常值,就证实50%甚至70%以上是恶性肿瘤,就说明这个指标很出色。
以下是来自韩国的大样本研究,一共筛查了25786位健康体检者,发现2.3%的患者,总计597例出现了CEA的升高。
结果很简单,如下所示:
547例患者的CEA在5.1-10ng/ml,只有3例证实为恶性肿瘤,错误率(假阳性率)99.5%
39例患者的CEA在10.1-15ng/ml,只有5例证实为恶性肿瘤,错误率(假阳性率)87.2%
6例患者的CEA在20ng/ml以上,共有4例证实为恶性肿瘤,错误率(假阳性率)33.3%
点评:看到这里很多人应该松了一口气,如果体检发现CEA升高到5-10ng/ml,是不是不用担心,哪怕在10-20ng/ml,是不是问题也不大。只有大于20ng/ml,才需要非常认真的重视。因此,很多CEA6或者8左右的患者和家人别焦虑的睡不着觉了,极大的概率没事,但超过5存在风险,必须每2-3月监测。
第二部分 CEA在肿瘤患者人群中的意义 (以结直肠癌为例)
在很多肿瘤患者术后,比如结直肠癌、胃癌等,都会定期每3-6月复查CEA,用于监测是否转移复发。但是,有一定比例的医生凭自己想象觉得CEA升高一些就是肿瘤进展,开始胡乱换药或改变治疗方案,有时会导致不好的后果。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对的。
我们看下一篇文献,发表于2014年,结直肠癌术后CEA随访的数据:
结果很简单,如下所示
也就是说,在结直肠癌术后随访CEA时:
如果发现CEA在5.1-10ng/ml,最终核实是恶性肿瘤的比例只有23%,另外77%不是。
如果发现CEA在10.1-15ng/ml,最终核实是恶性肿瘤的比例为63%。
如果发现CEA在15.1-20ng/ml,最终核实是恶性肿瘤的比例为88%。
如果发现CEA在20.1-25ng/ml,最终核实是恶性肿瘤的比例为97%。
如果发现CEA在30 ng/ml以上,最终核实是恶性肿瘤的比例为99%。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术后随访CEA 5-10 ng/ml之间证实是恶性肿瘤的概率不足1/4,完全不能判定肿瘤复发转移。更何况,这些恶性肿瘤包括两部分,除了结直肠癌的转移复发,还有可能是新发的第二种肿瘤,比如合并了胰腺癌,这概率虽小,当然有可能。当然,CEA大于20ng/ml时,很遗憾,几乎注定是转移复发或新出现恶性肿瘤。
所以,仅凭CEA轻度升高,不足15ng/ml,甚至不足10ng/ml,就要判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这种做法是极其不严谨的,需要改正。临床发现指标的异常,要有临床思维,就是分析判断,找原因,然后制定针对性治疗策略。
所谓临床思维,就是全方位的考虑患者出现异常的原因,不能武断的只盯着一种。CEA升高的原因是什么,不外乎三种:1、确实是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2、良性病变,比如息肉、炎症等。3、第二种新发的肿瘤,比如又得了胃癌或胰腺癌等(这是有可能的)。正确的做法是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信息和CEA升高的相关知识判断可能属于哪一种,应该做哪些检查,下一步再决定处理,而不是直接判断为转移开始更改标准化疗,因为靠猜的话是很容易猜错。
还有一组数据,上述一共728例CEA升高的患者,总计358例(49%)最终证实为假阳性,46%的患者(335例)证实出现了结直肠癌的转移复发,还有5%的患者,总计35例,出现了第2种新的恶性肿瘤:12例肺癌、6例前列腺癌、5例乳腺癌,还有其它的消化道肿瘤。因此当CEA明显升高,考虑是恶性肿瘤时,还需要考虑第二新发肿瘤的可能性,治疗原则和方式完全不同。
其它类型的肿瘤术后发现CEA升高的意义也大致相同,轻度升高经常是假阳性,明显升高才意味着有问题。
最后总结:CEA轻度升高,别慌,继续随访即可。CEA明显升高,比如大于20ng/ml或是大于30ng/ml,千万别麻痹大意,尽快去医院诊治。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