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的缺憾:难以全面治疗覆盖的癌痛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疼痛级别量化表以0到10分的设计,重度疼痛分数为7到10。癌痛是慢性疼痛里级别最高的一类。引起癌痛的主要原因包括三种:肿瘤直接相关、抗癌治疗引起、以及焦虑、抑郁等社会心理类非肿瘤因素。
目前,我们在针对癌痛的治疗有一套成熟的治疗体系《癌症疼痛诊疗规范》,通过癌痛规范化治疗,80%到90%的癌痛可以通过目前的「三阶梯止痛方法」,降低到3分以下。这意味着疼痛被有效控制,对患者的睡眠、食欲、心情和精神不再产生显著影响。
尽管如此,由于对止痛药物的担忧,仍有相当大一部分患者没有得到规范的疼痛治疗。
忍痛成了这部分患者的日常,而随着国际权威期刊《JAMA Oncology》发布的关于针灸疗法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数据披露,针灸疗法将成为控制癌痛的重要手段。
临床研究PEACE:针灸疗法减轻患者疼痛评分,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针灸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和文化传承。针刺治疗即为针灸的“针”之意,它拥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古至今在中医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治疗地位。
现代针刺治疗包括电针和耳针等方式,电针治疗通过导入电流进一步刺激穴位,耳穴针刺是将针刺入耳朵区域的穴位。与电针相比,耳针更容易学习和管理。
传统医学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痛”,人体疼痛多由脏腑经络不畅,淤滞不行进而产生逆乱或气机升降失常等气血运行障碍所致。而针刺治疗能疏通经脉,行气活血,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止痛效果。
实际上,现代医学也证明了针刺治疗应用于临床镇痛的可行性,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已将针刺治疗纳入可报销医疗服务之列。而此次《JAMA》杂志披露的PEACE临床研究,更是为针灸治疗癌症疼痛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证据。
PEACE研究是在美国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多臂平行临床研究。研究纳入了360例患者,所有的患者均曾被诊断患有癌症(目前无病灶),且骨骼肌肉疼痛超过3个月(且30天中至少有15天疼痛),疼痛评分大于等于4分。
所有患者按照2:2: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电针组(145例)、耳针组(143例)和常规治疗组(72例)。3组患者的情况相似,患者平均年龄为62.1岁,女性占69.7%(251例),患者疼痛评分平均为5.2分,平均疼痛持续时间为5.3年。
在电针治疗组,临床治疗由专业医师(具有5年以上肿瘤学经验的职业针灸师)采用半固定穴位处方方式,分别在疼痛部分和其他部位各选取4个穴位,针刺得气后,选取4个穴位用2Hz电量刺激,留针30分钟。
而在耳针治疗组,同样由具备资质的医师采用固定穴位,视患者疼痛情况依次刺激双耳的扣带回穴、丘脑穴、零点穴和神门穴逐次施针。
临床结果:从实验开始到第十二周评估时间截止,电针治疗的止痛效果要优于常规治疗,患者疼痛评分相较常规治疗可降低1.9分;耳针治疗的止痛效果同样优于常规治疗,患者的疼痛评分降低1.6分。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