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几乎可以发生在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在谈癌色变的时代,我们常常会听说有人患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肝癌和食管癌等癌症,却很少、甚至没听说有人患“心脏癌”或“心脏肿瘤”。
难道心脏就不会得癌症吗?还是说发病率很低,患病人数很少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
图片来源:123RF
在弄清楚心脏会不会得癌症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癌症是怎么发生的。
之前我们介绍过,细胞每次分裂、增殖,都需要完成整个细胞DNA的复制。而DNA的复制不是100%准确的,每次复制,都可能出现一些错误;再加上先天遗传和外在环境影响,大大增加了这种错误的概率。错误的累积引起一个或一组基因突变,从而使某些细胞获得生长优势,分裂、增殖不受控制,成为癌细胞,再经过一系列过程,最终成长为癌症。
通常,细胞分裂、增殖越多,发生基因突变的几率就越高,就越有可能会导致肿瘤。肺、乳腺、肝脏、胃、结直肠和食管等器官的细胞,由于分裂、增殖更为频繁,也就更容易得癌症。
而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肌肉,又称心肌细胞,是一种分化程度很高的细胞,已经走到了分裂、增殖的终点。心肌细胞从人出生后,几乎就不再进行分裂、增殖,这跟其他器官的细胞有所不同,所以心肌细胞很难出现癌变。
图片来源:123RF
那这是不是意味着心脏不会得癌症了呢?
事实上并不然,心脏也会得肿瘤。心脏肿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心脏原发性肿瘤;另一类是其它器官扩散至心脏的继发性肿瘤。
据一些解剖学统计,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病率仅为0.25%,而且由于心脏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这些肿瘤具有多样性。
原发性心脏肿瘤中约25%为恶性,最常见的是血管肉瘤,这表明肿瘤在心脏的结缔组织中生成,而不是心肌细胞本身。应对这种恶性肿瘤的方法通常是先进行化疗或放疗,以控制肿瘤细胞数量,之后通过手术去除肿瘤组织。
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之一是粘液瘤,通常发生在心房,可以在心腔之间移动,损伤周围组织。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将会扩展到整个心腔,并阻塞血流,引起中风、血凝块甚至心梗等疾病。不过,粘液瘤很很容易通过手术治疗,预后也非常好,很少有人会有重大问题。婴儿和儿童中,最常见的良性原发性心脏肿瘤则以横纹肌瘤为主,且通常与结节状硬化症有关。
图片来源:123RF
心脏继发性肿瘤是其他临近器官恶性肿瘤转移的结果。有数据显示,在发生癌症转移的患者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心脏转移。由于血液由肺直接流回到心脏,因此肺癌经常扩散到心脏。
当癌症转移到心脏时,患者预后通常都较差,存活率往往比较低。科学家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心肌细胞有关。由于心肌细胞几乎不会分裂、增殖,所以当心肌细胞受到损害时,其自我修复能力就十分有限。但是,因为心肌细胞几乎不会发生分裂、增殖,也就不容易发生突变,形成肿瘤。
与此同时,一些科学家还提出了其他假设,以解释心脏很少发生癌症的原因。
从生物进化学的角度来看,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大脑、心脏等维持生命的关键器官对癌细胞的容忍度变得更低,以确保人体能够正常运转。
大脑、心脏等器官的体积都并不大,但是维持了人体关键的机能。在这些器官中,即便有不多的癌细胞,也可能对器官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体积较大或是成对出现的器官,比如肺,即便受到一些癌细胞的干扰,也不至于无法维持工作。不过,这种假说尚未被证实,仍然需要更多的科学试验来验证。
图片来源:123RF
综上所述,尽管心脏原发性肿瘤发生率很低,但这种疾病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数量比较稀少。此外,其他器官的癌症,以及癌症的治疗方法,如一些化疗药物和放疗,也可能会对心脏产生毒害作用。
由于患者数量低,理解和对抗这种疾病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我们期待,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能更好地了解、认识心脏肿瘤,减少癌症治疗对心脏的损伤,提升患者的寿命与生活质量。
本文转载自e药环球
(ID: ey_global),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版权说明:本文经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微信公众号e药环球授权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