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于被某三甲医院诊断左侧乳腺浸润导管癌,术后病理示:er,pr强阳,ki67(80%),组织分级:三级。术后行AC-T方案8个疗程。25次放疗。后行内分泌治疗:依西美坦。术后一年半,病人例行检查发现肝转移,于当地医院消融病理示:乳腺癌转移,分型没变。于术后行阿贝西利,氟围思群治疗,半年后耐药致病情进展。穿刺结果示:分型改变,由内分泌强阳变三阴。开始为期长达一年的艾利布林治疗。治疗期间:病人精神状态良好,饮食起居正常。种种迹象表明:病人对艾利布林耐受良好。前段时间,病人又例行检查:肝病灶控制良好,但出现了锁骨淋巴结(注:锁骨淋巴结是原来就有还是新发无从考证)病人主治医生更换治疗方案:长春瑞滨 卡培他滨。关于这套方案是有争议的,也有医生不建议换方案,原方案继续,我的意思是:肝上病灶SD,锁骨淋巴结可以咨询中肿放疗科,能否行锁骨淋巴结局部放疗?继续行原方案:艾利布林治疗。病人不愿意中肿咨询,选择换方案:长春瑞滨 卡培他滨治疗。现治疗两个月,复查:锁骨淋巴结由原1.5缩小到0.9,肝部病灶又新发,出现肝部多发转移。病人呈现典型的易耐药,病情控制欠佳情况,艾利布林能使用长达一年多时间已说明了病人对药物的耐受良好,为什么轻易去换方案?才两个月时间,病人好不容易控制的病情又出现反弹?晚期治疗不是本着方案的循序渐进?在出现疾病稳定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原方案不动?锁骨淋巴结就是一个风向标:可以观察,可以放疗,肝部病灶和锁骨淋巴结哪个会危极到生命?所以,晚期的治疗:多听几个医生建议,多听上级医院医生的建议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