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人确诊肿瘤后的第一时间,我出于焦虑,买了不少在网上宣称对抗癌有效的食物。在冷静下来后,发现其中许多未必对家人有用,反而存在隐患。另外,免疫治疗普及后,不少文章先是大肆宣传维生素C、益生菌的功效,却又让人不要“盲目服用”,缺少实质性的帮助。我想有些家属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困扰,因此在这里汇总一些我了解的关于保健品和辅助用药用于抗癌的信息,希望能提供一些参考。如果大家有任何问题也可以提出,我们共同探讨。
首先,保健品和辅助用药之所以没能成为肿瘤的标准治疗用药,是因为目前没有任何强有力的试验,证明它们对肿瘤的治疗有效。网上对于常见食物的抗癌功效宣传,的确有不少引用了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可能与癌症发病率降低有关系,但其中没有任何试验能证明这个关系是因果关系。打个比方,某项试验的结果发现服用保健品的人比未服用的平均癌症发病率降低30%,但是发病率降低是否一定因为服用了保健品?会不会是因为选择去服用保健品的人经济条件更好、受教育程度更高、对身体健康更为重视导致的?如果试验不能排除这些潜在的原因,它的结果就不能说明服用保健品导致了癌症发病率的降低。
另外,降低癌症发病率不等于能治疗癌症,再加上真实世界中不同患者的患病种类和程度不同,身体条件也不同,保健品的服用剂量更没有统一标准,试验设计起来非常复杂。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保健品用于肿瘤防治的试验是失败或结果不一致的,包括常见的各类维生素(A、C、E等),微量元素(镁、锌、硒等)以及植物提取物(姜黄素、白藜芦醇等)。因此,对于大多数保健品,我们不能期待短期内会有强有力的证据指导我们是否应该服用。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汇总了279类常见保健品、中药材的副作用、不宜使用的情况以及是否有助于治疗的临床证据:
https://www.mskcc.org/cancer-care/diagnosis-treatment/symptom-management/integrative-medicine/herbs/search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保健品和中药材,在单独使用时没能证明对肿瘤治疗有效,有的还存在禁忌和过量服用的危害,关于已知的使用禁忌可借助翻译软件在上述网站查到。因此,我认为是否决定使用保健品和辅助药物,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若患者因疾病或治疗,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可以对微量元素进行补充,补充量应遵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可百度到)。由于饮食不足往往导致多种营养元素缺失,补充多维生素片要好过单一的微量元素。
2. 若患者对某些保健品过敏或存在使用禁忌,则不应服用。另外,摄入量绝不可超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的最大摄入量,否则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比如硒中毒)。
3. 若是辅助用药可以缓解患者的某些症状,且使用禁忌和隐患较少,那么可以考虑服用。比如若患者同时存在放射性肺炎、肠胃失调等常见症状,可以在征得主治医生的同意后,找正规医院的中医开出对症的中药,调理身体。
4. 放化疗治疗期间,理论上不应大量服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硒,以及许多保健品中添加的植物提取物),因放化疗有可能通过促进癌细胞产生氧化性物质来达到治疗目的。不过若不额外服用大量保健品,仅通过常规饮食和少量多维生素片,摄取的量一般不会对治疗造成影响。
5. 尽量不让患者服用过多保健品,以免有未知的药物交叉反应,或者影响到患者的正常饮食和心理状态。
关于日达仙、益生菌和增加免疫的营养剂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我将查到的资料和听过的医生建议总结如下:
1. 胸腺法新(日达仙):
胸腺法新是一种通过促进淋巴细胞成熟来提高免疫力的药物。肿瘤患者是否该用胸腺法新,目前医生的意见并不统一,主要是缺乏高级别的医学证据。
一项对42个放疗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临床试验[1]发现,放疗后使用胸腺法新能改善放疗造成的淋巴细胞减少症,并且和患者的复发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延长相关,这种相关性在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中尤其明显。另一项晚期黑色素瘤的II期临床试验[2]发现,若在CTLA-4治疗前使用胸腺法新,能长期生存的患者显著增加,提示胸腺法新可能和CTLA-4存在协同作用。不过以上试验的样本量都较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一项回顾性分析[3],将1027对接受手术后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比较,认为在所有人群中,术后使用胸腺法新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都得到改善,且更长的胸腺法新使用时间和更长的总生存期存在相关性。然而这种相关性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比如不能排除是因为用得起日达仙的患者经济条件更好,患者有更好的治疗和术后护理条件,因此生存期更长。又或者是因为患者生存期更长,所以才能用更久的胸腺法新)。
不过,在绝大多数试验中,胸腺法新的安全性都很好,没有明显给治疗带来额外的副作用。从部分医生处得知,在治疗期间,胸腺法新能改善一些患者的体感。因此,若是患者的身体较虚弱,治疗期间出现淋巴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可以在征得主治医师同意的情况下使用胸腺法新(经济条件好可考虑日达仙,否则可考虑国产胸腺法新)。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长期使用胸腺法新会有额外好处,尤其是在患者治疗后身体状况恢复较好,能正常锻炼的情况下,对于免疫药物的使用更应慎重。
2.益生菌:
有不少临床前研究指向肠道益生菌可能增强PD-1单抗和CTLA-4单抗的治疗效果。但是人体肠道内的菌群繁多,且高度个体化。目前每种益生菌对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还不明确。
我知道的唯一一项益生菌辅助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是用CBM-588(米雅片)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患者[4]。在进行O药和Y药治疗的前提下,30例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到服用和不服用CBM-588两组。服用CBM-588的患者对治疗的应答率明显提高,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且CBM-588未明显给治疗带来额外副作用。但试验的样本量小且随访时间短。
CBM-588的主要适应症是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的消化道症状,其安全性较好。因此患者若在放化疗或免疫治疗期间出现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可以在征得主治医师的同意后按疗程服用。
另外,部分医生建议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喝酸奶补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虽然能达到肠道的益生菌较少,但比较安全。若患者不喜欢喝酸奶,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全谷物、水果和蔬菜),通过摄入肠道益生菌喜欢的食物,达到增加益生菌的目的。
3. 免疫营养制剂:
免疫营养制剂,是在必要的能量和微量元素的基础上,额外提供谷氨酰胺、精氨酸、奥米加-3脂肪酸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的营养素的制剂。一项针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前瞻性随机试验[5],将40位患者分为两组,从手术前7天到结束手术后7天,分别服用速愈素和安素。比起安素组,速愈素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更好,感染率更低,ICU率和住院时长无变化,5年生存率在数值上有提高,但未达统计学差异。另一项试验纳入37位接受放疗的头颈部和食管癌患者,随机分至标准营养制剂组和免疫营养制剂组,从放疗前5天开始服用营养制剂至放疗结束。对比标准营养组,免疫营养组的营养指数显著改善。身体机能方面,免疫营养组基本维持了治疗前的状态,但标准营养组明显更差。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小型临床研究提示免疫营养制剂能减轻手术和放疗患者的治疗并发症,改善其营养状态。尽管缺乏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来证明,但肿瘤治疗期间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对患者一定是有益的。速愈素等免疫营养制剂价格较高,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可在治疗期间考虑使用,否则至少应通过安素、能全素等标准营养制剂,保证身体必要的营养。而速愈素中含有的奥米加-3和精氨酸,可以考虑通过含量高的食物补充,比如亚麻籽油、坚果(核桃杏仁等)、肉类和豆类,尽管不一定能和速愈素中的成分等效,但它们本身也是膳食营养指南推荐的食物。
[1]https://europepmc.org/article/med/3998766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063847
[3]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732663
[4]https://ascopubs.org/doi/abs/10.1200/JCO.2021.39.15_suppl.4513
[5]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468936
[6]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849811
首先,保健品和辅助用药之所以没能成为肿瘤的标准治疗用药,是因为目前没有任何强有力的试验,证明它们对肿瘤的治疗有效。网上对于常见食物的抗癌功效宣传,的确有不少引用了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可能与癌症发病率降低有关系,但其中没有任何试验能证明这个关系是因果关系。打个比方,某项试验的结果发现服用保健品的人比未服用的平均癌症发病率降低30%,但是发病率降低是否一定因为服用了保健品?会不会是因为选择去服用保健品的人经济条件更好、受教育程度更高、对身体健康更为重视导致的?如果试验不能排除这些潜在的原因,它的结果就不能说明服用保健品导致了癌症发病率的降低。
另外,降低癌症发病率不等于能治疗癌症,再加上真实世界中不同患者的患病种类和程度不同,身体条件也不同,保健品的服用剂量更没有统一标准,试验设计起来非常复杂。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保健品用于肿瘤防治的试验是失败或结果不一致的,包括常见的各类维生素(A、C、E等),微量元素(镁、锌、硒等)以及植物提取物(姜黄素、白藜芦醇等)。因此,对于大多数保健品,我们不能期待短期内会有强有力的证据指导我们是否应该服用。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汇总了279类常见保健品、中药材的副作用、不宜使用的情况以及是否有助于治疗的临床证据:
https://www.mskcc.org/cancer-care/diagnosis-treatment/symptom-management/integrative-medicine/herbs/search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保健品和中药材,在单独使用时没能证明对肿瘤治疗有效,有的还存在禁忌和过量服用的危害,关于已知的使用禁忌可借助翻译软件在上述网站查到。因此,我认为是否决定使用保健品和辅助药物,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若患者因疾病或治疗,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可以对微量元素进行补充,补充量应遵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可百度到)。由于饮食不足往往导致多种营养元素缺失,补充多维生素片要好过单一的微量元素。
2. 若患者对某些保健品过敏或存在使用禁忌,则不应服用。另外,摄入量绝不可超过《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的最大摄入量,否则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比如硒中毒)。
3. 若是辅助用药可以缓解患者的某些症状,且使用禁忌和隐患较少,那么可以考虑服用。比如若患者同时存在放射性肺炎、肠胃失调等常见症状,可以在征得主治医生的同意后,找正规医院的中医开出对症的中药,调理身体。
4. 放化疗治疗期间,理论上不应大量服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硒,以及许多保健品中添加的植物提取物),因放化疗有可能通过促进癌细胞产生氧化性物质来达到治疗目的。不过若不额外服用大量保健品,仅通过常规饮食和少量多维生素片,摄取的量一般不会对治疗造成影响。
5. 尽量不让患者服用过多保健品,以免有未知的药物交叉反应,或者影响到患者的正常饮食和心理状态。
关于日达仙、益生菌和增加免疫的营养剂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我将查到的资料和听过的医生建议总结如下:
1. 胸腺法新(日达仙):
胸腺法新是一种通过促进淋巴细胞成熟来提高免疫力的药物。肿瘤患者是否该用胸腺法新,目前医生的意见并不统一,主要是缺乏高级别的医学证据。
一项对42个放疗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随机临床试验[1]发现,放疗后使用胸腺法新能改善放疗造成的淋巴细胞减少症,并且和患者的复发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延长相关,这种相关性在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中尤其明显。另一项晚期黑色素瘤的II期临床试验[2]发现,若在CTLA-4治疗前使用胸腺法新,能长期生存的患者显著增加,提示胸腺法新可能和CTLA-4存在协同作用。不过以上试验的样本量都较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一项回顾性分析[3],将1027对接受手术后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比较,认为在所有人群中,术后使用胸腺法新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都得到改善,且更长的胸腺法新使用时间和更长的总生存期存在相关性。然而这种相关性并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比如不能排除是因为用得起日达仙的患者经济条件更好,患者有更好的治疗和术后护理条件,因此生存期更长。又或者是因为患者生存期更长,所以才能用更久的胸腺法新)。
不过,在绝大多数试验中,胸腺法新的安全性都很好,没有明显给治疗带来额外的副作用。从部分医生处得知,在治疗期间,胸腺法新能改善一些患者的体感。因此,若是患者的身体较虚弱,治疗期间出现淋巴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可以在征得主治医师同意的情况下使用胸腺法新(经济条件好可考虑日达仙,否则可考虑国产胸腺法新)。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长期使用胸腺法新会有额外好处,尤其是在患者治疗后身体状况恢复较好,能正常锻炼的情况下,对于免疫药物的使用更应慎重。
2.益生菌:
有不少临床前研究指向肠道益生菌可能增强PD-1单抗和CTLA-4单抗的治疗效果。但是人体肠道内的菌群繁多,且高度个体化。目前每种益生菌对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还不明确。
我知道的唯一一项益生菌辅助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是用CBM-588(米雅片)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患者[4]。在进行O药和Y药治疗的前提下,30例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到服用和不服用CBM-588两组。服用CBM-588的患者对治疗的应答率明显提高,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且CBM-588未明显给治疗带来额外副作用。但试验的样本量小且随访时间短。
CBM-588的主要适应症是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的消化道症状,其安全性较好。因此患者若在放化疗或免疫治疗期间出现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可以在征得主治医师的同意后按疗程服用。
另外,部分医生建议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喝酸奶补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虽然能达到肠道的益生菌较少,但比较安全。若患者不喜欢喝酸奶,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全谷物、水果和蔬菜),通过摄入肠道益生菌喜欢的食物,达到增加益生菌的目的。
3. 免疫营养制剂:
免疫营养制剂,是在必要的能量和微量元素的基础上,额外提供谷氨酰胺、精氨酸、奥米加-3脂肪酸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的营养素的制剂。一项针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前瞻性随机试验[5],将40位患者分为两组,从手术前7天到结束手术后7天,分别服用速愈素和安素。比起安素组,速愈素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更好,感染率更低,ICU率和住院时长无变化,5年生存率在数值上有提高,但未达统计学差异。另一项试验纳入37位接受放疗的头颈部和食管癌患者,随机分至标准营养制剂组和免疫营养制剂组,从放疗前5天开始服用营养制剂至放疗结束。对比标准营养组,免疫营养组的营养指数显著改善。身体机能方面,免疫营养组基本维持了治疗前的状态,但标准营养组明显更差。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小型临床研究提示免疫营养制剂能减轻手术和放疗患者的治疗并发症,改善其营养状态。尽管缺乏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来证明,但肿瘤治疗期间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对患者一定是有益的。速愈素等免疫营养制剂价格较高,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可在治疗期间考虑使用,否则至少应通过安素、能全素等标准营养制剂,保证身体必要的营养。而速愈素中含有的奥米加-3和精氨酸,可以考虑通过含量高的食物补充,比如亚麻籽油、坚果(核桃杏仁等)、肉类和豆类,尽管不一定能和速愈素中的成分等效,但它们本身也是膳食营养指南推荐的食物。
[1]https://europepmc.org/article/med/3998766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063847
[3]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732663
[4]https://ascopubs.org/doi/abs/10.1200/JCO.2021.39.15_suppl.4513
[5]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468936
[6]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384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