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罗氏由于几款抗癌靶向药陆陆续续进入中国医保(美罗华、贝伐、赫赛汀)以及进入中国市场(帕妥珠单抗),销售额上季度暴增63%……同时,它家的PD-L1抗体T药在欧美连续获得批准,用于三阴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估计下个季度销售额还要增长……全世界范围,癌症病人都在越来越多,势不可挡\ud83d\ude4f\ud83d\ude4f\ud83d\ude4f
2、美国排名第一的癌症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教授,报道了39例实体器官(肾、肝、心、肺等)移植的病人,接受PD1抗体治疗癌症的数据,41%的病人发生了移植器官的排斥,81%的病人发生移植器官的丢失(失去功能),46%患者死亡……器官移植的病人,千真万确,不要轻易“飞蛾扑火“呀”
3、化疗药、靶向药起效一般都比较快,6-8周一般都能准确判断是否起效了。但是,免疫治疗起效慢,随访观察的时间不够,就有可能漏掉一部分起效慢的病人……checkmate142研究探讨O药+Y药治疗晚期肠癌,一开始报道有效率49%,最近又多随访了大半年,有效率上升到了58%……棒!
4、PD1联合阿昔替尼,用于晚期肾癌的首选治疗……一个新时代的来临。PD1单药批准上市,十几种癌症都可以用;PD1联合伊匹木,双免疫也上市了,用于恶黑、肾癌、肺癌;PD1联合化疗,在肺癌里也上市了,用于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等;现在,终于PD1联合靶向药,也正式上市……PD联合治疗时代,一步步统一江湖。
5、胆道系统肿瘤,包括胆囊癌、胆管癌(肝内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肝外胆管癌)是非常恶性的癌症,生存期比胰腺癌还多。近日,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专家报道,利用三个化疗药,顺铂+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有效率达到了45%,控制率达到84%……这基本可以媲美FGFR抑制剂、IDH抑制剂等靶向药,也基本赶上了PD1+乐伐替尼的疗效,非常了不起。
6、感叹现在资讯之发达,时不时能遇到拿着英文文献来找医生探讨自己病情的学霸病友……今天又遇到一个肺鳞癌病人,有FGFR突变,要求试一试前几天刚刚上市的FGFR抑制剂的……真是神通广大!
7、CD47抗体,由于会导致严重贫血(CD47在红细胞表面以及癌细胞表面都高表达,因此抗癌的同时也把红细胞干掉了),医学界一度认为没啥前途……结果,主持一期临床试验的专家想出了一个妙招,先用非常低的剂量试一试,让病人身体主动适应轻度贫血,然后快速开启代偿性造血,然后再逐步增加CD47抗体的剂量,这样安全性大幅度提高,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中都看到了初步的疗效……未来和PD1联合使用,或许疗效会更好,目前看卵巢癌患者获益最大。
8、市面上基因检测公司太多,良莠不齐,不少不明真相的病友被忽悠去做了几万块的检测,拿到厚厚一本天书,貌似结果满满,医生翻一翻完全没有用处,可恨!
9、CDK4/6抑制剂,在国内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是晚期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大救星,副作用小、疗效维持时间很长。但是,起效略微慢一些,中国的病人普遍非常着急,一两个月看不到明显的疗效,就要找医生麻烦……导致很多医生都不敢给病人推荐这类长远看疗效好副作用小的内分泌治疗,纷纷一上来就化疗,有点可惜……昨天参加一个会议,与会专家做了一个小调查,国内超过60%的医生明知应该推荐内分泌治疗首选,但是一看病人和家属着急、焦虑的神态和行为表现,担心后面会找自己麻烦,转而推荐化疗。
10、晚期PD-L1阳性的患者,K药单药对比标准化疗,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里,疗效基本相当,生存期没有差异,副作用更小……但是,K+化疗,相比于化疗,没有明显优势。
11、瑞戈非尼对比安慰剂治疗晚期骨肉瘤,无疾病进展生存期翻倍,1.7个月到3.6个月。
12、意大利的一群医学家研究了给75岁以上的老年人,用和年轻患者同样的化疗方案,其疗效和副作用。他们选择了67例75岁以上的肠癌,方案是贝伐+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最经典的肠癌方案,发现有效率、生存期和副作用发生率,和年轻肠癌患者几乎一模一样……并不是说75岁以上的病人,就没法耐受双药化疗,没法耐受铂类化疗了……很多中国病人都是,“子女觉得爹妈身体弱”。
13、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失败后,除了CDK4/6抑制剂,还有国产的西达本胺,相比于安慰剂,西达本胺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接近翻倍(3.8到7.4),这项由江泽飞教授领衔的三期临床试验,刚刚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