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为小分子络氨酸酶抑制剂。临床上常用的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国产药物阿帕替尼、安罗替尼、呋喹替尼;进口药物乐伐替尼、索拉菲尼、舒尼替尼、卡博替尼、阿昔替尼、瑞戈非尼等。在晚期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肾癌、卵巢癌等许多癌种都有较好的疗效。
虽然各药物在获批的适应症有所区别,但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蛋白尿、甲状腺功能减退、手足皮肤反应等。
因此使用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期间,进行必要的患者教育、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干预,有利于治疗顺利实施。
1、高血压。高血压是最易出现的副作用,临床发生率大约30%左右。多为轻与中度,严重高血压症状出现较少。一般多在服药开始后的第1-2周出现,常规降压药物一般可控制。服药期间,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时,要警惕是否发生了高血压。
目前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导致高血压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猜测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出现高血压副作用时无需过分担心,只需每天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在服药期间血压稳定在<140/90 mmHg是正常水平。若出现反复或持续性(>24小时)的血压增高或出现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请心内科专家指导用药。
小季建议:患者在用药后,自我监测,建议早晨起床、午休后、晚睡前三个时间段监测,尽可能监测同一上肢,使用同一血压计。日常生活中,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3g,少吃腌制、烟熏食品;减轻心理、精神压力。
2、出血。出血是服用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后另一个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出血情况及血量均不相同。随时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出血点,是否有出血按压不止的情况。
小季建议:常规监测血常规及凝血时间,建议每周一次,一旦发生出血迹象,应及时停药。用药期间注意监测心电图、心功能、肝功能。建议每周一次,若出现情况及时咨询主治医生。
3、蛋白尿。蛋白尿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患者尿检结果阳性,尿蛋白含量≥ 3.5g/24h。发生少量蛋白尿的患者一般无特定症状,大量蛋白尿的患者会出现眼皮、下肢水肿甚至全身水肿。多在服药后1月左右发生,多为可逆性的,无严重的肾脏损伤发生,不需特殊处理。
蛋白尿不易发现,需行尿常规检查,检查频率为两周一次。若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为蛋白尿,需要行对症保肾护肾治疗。因排尿时将蛋白尿出,致患者体内缺乏蛋白。需通过优质、高质量的蛋白饮食进行补充,如鱼肉、虾肉、鸡蛋等。
若患者合并肾病综合征、肾炎等基础疾病建议在肾内科专家会诊的情况下,按照药物说明书用药(部分药物可减量使用,部分药物禁忌使用)。
小季建议:在使用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之前,评估肾功能,因肾功能受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影响,建议常规计算肌酐清除率。
4、手足综合征。手足综合征也十分常见,多为轻中度。即手和或足有麻木感、感觉异常、 麻刺感、红斑或不影响正常活动的不适,或手、足疼痛性红斑和肿胀,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睡眠质量。
当患者手或足有明显的湿性脱屑、溃疡、水疱或 异常疼痛使患者不能工作或进行日常工作的严重不适时,为重度手足综合征。手足皮肤反应常与用药的剂量有关,降低用药剂量和支持对症治疗可减轻或缓解。有研究证实,出现手足皮肤反应的患者疗效更好,生存时间更长。
小季建议:服药期间,多要注意避免冷空气刺激。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戴薄手套,减少接触金属器物。夏日勿服冷饮、冷水,平时饮食要加热,食水果用温水冲洗,冬天可温水或者中药泡手足。
若已发生手足综合征,要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避免压力或摩擦,使用润肤霜或润滑剂,局部使用含尿素和皮质类固醇成分的乳液或润滑剂,必要时局部使用抗真菌或抗生素治,可请皮肤科专家指导治疗。
5、腹泻、腹痛。腹泻、腹痛均属于肠胃道副作用,也是靶向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在服药后数日即可能发生。
小季建议:服药期间注意保护肠胃黏膜,忌烟忌酒,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三餐定时定量。腹泻症状严重时,应评估是否合并了其它导致腹泻的危险因素,例如有导泻作用的食物、胃肠动力药物、大便软化剂等等。
6、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在用药期间最容易忽视,甲状腺血供丰富,抗血管生成治疗会对甲状腺血供造成影响,若出现乏力、纳差、水肿、精神萎靡等症状,警惕甲状腺功能异常。一般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发生在用药后1月,甚至更晚。
小季建议: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期间,常规监测甲状腺功能。若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多数经口服甲状腺素片可缓解。
除上述副作用外,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皮疹等副作用也可出现,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副作用多数科在对症治疗和/或降低剂量后缓解。
小季建议:
1、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大多数的副作用在服药后1-2周期出现,患者及家属需严密监测;
2、严格遵守药物使用适应症、禁忌症,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按照推荐剂量规范用药;
3、出现药物副作用后,按照副作用分级,可遵照观察、对症治疗、降低计量、停药及更换药物等措施找主管医生按实际病情处理,必要时多学科会诊指导;
4、根据药物易出现的副作用,建议定期复查肝肾功(肌酐清除率)、甲状腺功能、心脏彩超、心电图、大便常规、尿常规、血常规、凝血常规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