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笔记正文

经验分享:如何做到科学治疗,降低风险、获益最大化?

《雁归来》 2021年05月04日

肿瘤治疗正迎来突变时期,大批的新药高歌猛进,确实在数据上也成碾压之势。由于信息的发达及交流的便捷,患者和家属不再是盲人摸象,医患关系随之出现很多新变化。见到越来越多病友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敢于对医生的治疗方案提出质疑。

 

1、国内医疗资源严重匮乏,肿瘤领域集中在北上广津等大城市,2、3线及基层你需要足够的运气才能碰上强又好的医生,信任自然大打折扣。而多数病友又根本无法承受背井离乡就医的不便和经济压力。

 

2、医患双方出发点略有偏差。患者肯定是挽救生命,高质量延长存活期。而从医生角度,除了患者的要求,还必须考虑用药的规范和安全。(那些有私利的医生就不提了)这样在指南一二三线治疗顺序上或超适应症用药上存在分歧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不少病友特别是在二线以后的治疗上开始尝试自己制定方案,甚至自己国外买药或家中治疗的情况也不鲜见。可谓是逼上梁山,令人唏嘘。我本人也属超适应症用药,特别敬佩这些病友的勇气和坚持。但无论何种方式,都应该思考:如何做到或尽可能做到科学治疗、降低风险、获益最大化。   

 

先来了解相关的一些概念: 

 

1、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直译: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详细请百度),主要是讲证据重于经验(包括专家)。 

 

2、新药数据主要出自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四期的概念如下: I期:主要了解药物的安全性,找出安全剂量和合适给予方式。

 

一般参加者:数名至三十名。 II期:探索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一般为:几十名至一百名。 III期:为大型临床试验,将新药和新疗法与现有标准比较,以随机、双盲等方式进一步证实疗效及安全性。一般为:上百到数千人。 IV期:药品获批上市后的追踪和监测,评价长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般为:数百到数千人。 

 

3、FDA批准新药上市后,NCCN常常会扩大其批准的药物适应症作出指南推荐。 因此,同是试验结果,不同期的意义大不同,你还要通过试验人数,试验目的,入组的标准等等来判断证据的强弱。

 

梳理一下,证据强弱大概顺序应该是: FDA获批适应症〉NCCN指南〉III或IV期临床试验阳性结果〉II期临床〉I期临床〉个例成功经验 “大概”而非“绝对”的原因: 

 

1、精准医疗的要求。个体差异不可回避,循证医学和精准医疗并不矛盾,完美结合就是基于数据的个体化方案。

 

2、临床试验结果出炉到指南或获批适应症有一定的时间差。 可见:方案不一定非得是适应症或者非得按一二三线的治疗顺序。 I期临床和个例经验对实际用药的指导意义几乎可以忽略,等同于搏命。

 

需要特别强调,容易跟风的个例成功经验可以引发思考,但如果照搬照抄,个人认为违背了循证医学也偏离了精准治疗。 

 

结合Y药的例子来谈谈证据的考究。

 

Y药(伊匹木单抗)是FDA获批上市的首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何被K、O赶超,个中奥秘何在? 先来对比下FDA获批数据:

 

1、Y药获批单药用于晚期黑色素瘤//与O药联合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与O药联合治疗晚期肾透明细胞癌//与O药联合治疗dMMR/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重点:基本都是与O联合的辅助用药。 

 

2、O药FDA已获批9个癌种,17个适应症。

 

3、K药FDA已获批14个癌种,21个适应症,绝大多数是单药(17个),还不包含突破性疗法。 上述数据一目了然,Y药虽于2011年最早上市,又自带诺贝尔医学奖的光环,已然沦为不折不扣的配角,幸好还有搭配O药所谓的双免疫(去化疗chemo-free)疗法吸人眼球。 

 

我们从药理角度来看看医学界的分歧,Y药是第一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CTLA-4单克隆抗体,但有人提出了质疑: 

 

1、陈列平《Cell》撰文:从作用机制来看,CTLA-4阻断策略可能是另一种类型的增强型癌症免疫治疗(PD1/PD-L1是免疫正常化),因为没有证据表明这一通路是由肿瘤诱导的免疫逃避机制,而且,我们没有证据表明抗CTLA-4单抗能够优先激活肿瘤特异性T细胞(相对于患者的自体反应性T细胞)。

 

相反,临床数据表明,免疫相关副作用比肿瘤客观缓解率(ORR)更高。 Ps:在晚期和局部黑色素瘤患者中进行的O药(抗PD-1单抗)和Y药(抗CTLA-4单抗)的并行随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O药的活性比Y药高3倍,毒性低3倍。 这个观点侧面印证FDA并不认可其单药治疗临床效果(除黑色素瘤)。 

 

2、《cell research》 刘阳/郑盼教授联合实验室的研究表明,抗CTLA-4抗体发挥治疗肿瘤功效的主要分子机制是通过清除肿瘤局部的Treg细胞,而不是通过阻断CTLA-4/B7相互作用的抑制性信号通路。这项研究有力地驳斥了当前流行的在癌症免疫治疗中针对CTLA-4分子的免疫检查点的理论假说。观点:CTLA-4并非免疫Checkpoint。 

 

再来看另一款CTLA-4单抗,同样出自超级公司阿斯利康的Tremelimumab,单药未获任何批准(孤儿药也因后续试验惨败),依旧熟悉的捆绑试验,尝试联合大放异彩的PD-L1抑制剂I药,数据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寒碜的很。 

 

不可否认,Y药确有抗肿瘤效果,但我们需要注意: 

 

1、单药除了黑色素瘤,一概不予推荐。 

 

2 、与O联合双免疫方案应注意剂量,已有相关试验数据,小剂量Y与标准剂量O为最佳。

 

3、尽可能在肿瘤负荷小,病人状态佳情况下使用。终末期患者应极其慎重。

 

4、双免疫如超适应症用药,目前不应作为首选,但TMB>10患者有可能获益更大。(待续)

 

最后来关注下O+Y双免疫BMS公司最寄予厚望的Checkmate227 III期临床试验(NSCLC一线治疗): 

 

(1)总人群中,O+低剂量Y的中位OS比化疗延长了3.2个月(17.1 vs 13.9个月),降低了27%的死亡风险。 

 

(2)与化疗组相比,O+低剂量Y的所有治疗相关性AE(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为77% vs 82%。此外,双免疫联合治疗组的3-4级治疗相关性AE发生率为33%,而化疗组为36%。 媒体是各种盛赞“去化疗”。试验是成功的,数据是死的,过分解读没必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点击查看全文
推荐商城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寻求更好治疗,感恩世界,绝不放弃

疫情期间,口服乐伐替尼,维稳,近日听说两例病友在301做射波刀,弥漫性肝癌和肺,全部肿瘤消失不见;于是我们也慕名而来,但求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李玉主任觉得目前我们不适合做射波刀治疗,因为肺部肿瘤过多,免疫治疗还没恢复,如不联合免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第二次介入治疗风波

第二次介入治疗,好消息坏消息都有;热疗没效果,肺部肿瘤增大;化疗敏感,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肺部的最大那颗肿瘤缩小;本次介入打算术中全肺化疗灌注,看看效果。 走一步看百步,下一步计划302射波刀,有没有做过射波刀的请指教,T药免疫性肝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退出临床试验,选择介入治疗

罗氏PDL1+贝伐珠单抗临床试验我们决定不再继续,节后入院在北肿介入进行肺部和肾上腺转移瘤的介入栓塞第一次治疗。 没有选择王晓东做消融,选择了杨仁杰博士后导师做保守温和的介入栓塞治疗,等待肿瘤缩小,后续通过介入的方式把PD1或者胡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免疫性肝炎治疗

一直很顺利的治疗,被忽然飙升的胆红素打乱了,初步判断免疫性肝炎,目前住院保肝+激素,明天抽血后天B超,临床实验无奈出组,先保肝吧!不知后续该如何治疗?是否还有机会免疫➕靶向,或者还有什么更新的方法?不知所措......。 胆红素2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罗氏PDL1+贝伐珠单抗临床试验第七针

T药&贝伐临床试验第七针。一切顺利,除了打针前一天去医院抽血之外,近期都不需要再去医院了。 T药&贝伐临床实验第七针第二天。昨晚睡眠不错,今天精神状态还不错,上午一直在喝茶,吃果园新鲜采摘的桃子,这个疗程最重要的是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罗氏PDL1+贝伐珠单抗临床试验第六针

T药&贝伐临床第六针。白细胞血小板持续正常,胆红素从80降到30,尿酸从700多降到300多,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胆固醇等以前异常的指标都恢复正常,前阵子有点感冒导致淋巴细胞变低,两周后影像检查,求一切稳定。 T药&am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罗氏PDL1+贝伐珠单抗临床试验第五针

T药&贝伐临床实验第五针。祈盼的免疫起效终于被确认了,随着各项肿瘤标志物的逐步降低,之前打完针后的乏力、嗜睡、咳嗽、皮痒、关节肌肉酸痛也都渐渐消失了。 目前需要解决的是略微的甲减,由于临床实验不允许随意干预,我们只能选择吃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罗氏PDL1+贝伐珠单抗临床试验第四针

罗氏PDL1+贝伐珠单抗临床实验第四针。6:30早早来到医院取提前挂好的号(开下次抽血检查的单子和下次的住院单),办理住院手续(每次输液需办一天的住院),11:40才输上,这次打针没收手机不允许斗地主了,人家自己做腿部康复运动了,清洁阿姨和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罗氏PDL1+贝伐珠单抗临床试验第三针

罗氏PDL1+贝伐珠单克隆抗体临床实验第三针。之前担心的血小板白细胞低肿瘤进展会影响用药,现在终于可以放心了,医生说老公是同组里副作用最小耐受不错的,今天加快输液速度一倍,临床实验方案略作调整,剂量不变,资金补助和抽血都增加了,老公依旧一边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罗氏PDL1+贝伐珠单抗临床试验第二针

罗氏PDL1+贝伐珠单抗临床试验第二针。前一天进行各项血液检查,除了白细胞和血小板略微低一些,其他指标都越来越好,都回归到了正常值范围内,对于四期HCC来说指标在正常值范围内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虽然还没做影像比对,但内心已很满足!明天早上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罗氏PDL1+贝伐珠单抗临床试验第一针

老公肝细胞癌,现将整个诊疗经历事无巨细分享给大家,愿所有病友早日康复。一年前的今天,在北京肿瘤医院被一位金医生拒之门外。在中日友好医院谭海东医生的收治下顺利做了巨块肝细胞癌的手术。 半年复查发现肺转移,骨股头近段骨转移,肾转移,辗
地主传琦

一次次在希望和失望中挣扎,感谢世间的温暖

2017年11月,我确诊胆管癌。 上星期四被公司通知解除合同,心里很是凄凉。今天赶仆上海东方医院做临床PDL1第四次用药。这次要照Ct作肿瘤评估,如果有效,继续给药,没效退组。 想起得病一年来,经历手术,三个后月复发,射
cy940339

抗癌两年,感谢咚咚,O药让老公重获新生

 回想一年的治疗过程,感觉老公真的非常坚强。 介入副作用发烧,挺过来了。消融,胸腔腹水压的喘不上气,大便不通,抽腹水,喝酸逐渐好转,一个月体重增加10几斤。 心里期盼着是好现象,结果却不是,心灰意冷,最后一点希
人很渺小

穿过暴风雪:PD1一针见效,三针肿瘤消失!

免疫治疗分享一:PD1第一针 爸爸靶向药吃了2个半月,肿瘤还是长了一点,体感到18年5月份时变差。 于是,5月21日入院开始点第一针K药。医院不是诊所,即使允许点自备药,点之前也要做个全面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甲状腺
Julieyan

结肠癌MSI H治疗分享:从靶向治疗转战免疫

爸爸结肠癌治疗分享一:两次手术经历 2016年3月,父亲因腹胀便秘腹痛就诊,肠镜确诊左半结肠癌。3月31日腹腔镜手术。病理结果:中分化腺癌伴粘液腺及乳头状腺癌;无淋巴结转移。 2017年9月开始腹胀便秘腹痛,直到10月份
Julieyan
最新医生问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