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笔记正文

三针PD1肿瘤消失:暴风雪后,就是明媚的阳光

Julieyan 2021年04月08日

2016年3月,父亲因腹胀便秘腹痛就诊,肠镜确诊左半结肠癌,3月31日腹腔镜手术。病理结果:中分化腺癌伴粘液腺及乳头状腺癌;无淋巴结转移。 17年9月开始腹胀便秘腹痛,直到10月份终于通过PET CT在小肠上发现肿瘤,11月1日开腹手术。病理结果:中分化腺癌伴粘液腺癌;无淋巴结转移。


左半结肠癌易梗阻,爸爸两次手术都是在肿瘤压迫肠道几乎造成梗阻的情况下。重点说一下难度更大的第二次手术。 第二次手术是我们好不容易找到的胃肠外科主任给做的。因为医生们都知道,复发转移的肿瘤即使切掉也很容易复发。如伴有梗阻这种急症,大多是做支架做改道这种姑息性手术。在医患冲突这么严重的当下,没有多少医生愿意承担风险做小肠肿瘤的二次手术。这个主任就曾直言,大把的早期胃癌病人等着手术,风险小成功率高,谁还愿意接手我爸这样的病人。手术之前和我们就讲清楚了,情况好的话切掉肿瘤,情况不好做改道,再不好直接关腹。前两种情况能改善梗阻的状况,后一种基本就是等死了。手术之后,看到切下来的肿瘤,我们喜极而泣。 即使我爸3个月后就复发了,我们仍然非常感激这位勇于挑战的胃肠外科主任,这次手术至少改善了我爸几个月的生存质量,并为后面的治疗争取了时间。


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第一次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CEA,CA199都在正常范围内; 第二次手术前,CEA最高时800多,术后300多。而CA199一直都正常。 因此,化疗靶向免疫治疗期间,除了增强CT之外,我们通过CEA的升降来判断病情的发展。 费用 两次手术在同一家三甲肿瘤医院,一次的自付总费用大概6万到7万,包括请护工的费用。第二次手术花的少一些,主要是术后注射的药少,可能是这两次之间发生了医改的原因。 如果把第二次手术住院前检查的费用算上,那么7万就不止了。因为是长在小肠上,比较少见,胃镜肠镜B超查完都没问题,又去查了PET CT和消化道造影才查出来。这两项的费用都不低,具体记不清了,前者近万,后者也要几千元吧。


17年11月第二次手术后,爸爸休养了一个月后开始了化疗,方案是奥沙利铂加希罗达(卡培他滨)21天一疗程。 在化疗前爸爸对于化疗是极其恐惧和抵触的。因为他的亲弟弟就是在化疗过程中去世的。在他心里,化疗不仅没效还有很大副作用,还不如不化疗。化疗期间,爸爸倒是因为认识了很多病友抱团抗癌而不抵触了。可CEA 300多迟迟不降,腹疼就没消失过,体重持续下降。 化疗三个疗程后,最终增强CT显示手术部位又长出33*44mm的肿物。化疗果真对我爸爸无效! 医生建议我们转靶向药瑞格菲尼。 教训 化疗期间,我和弟弟都因为第二次手术的成功而放松,没人去研究肿瘤的知识和癌症病人的治疗方案,以为化疗能避免复发,听医生的没错。 那时的我们不知道肠癌病人里有一部分属于MSI H型,易复发少转移,化疗基本无效。不知道MSI/免疫组化检测在美国肠癌治疗指南里规定是必须的。更不知道最近几年有种PD1免疫疗法对于MSI H的病人效果很不错。 如果我们了解过这些,就会因为叔叔得过肠癌姑姑得过子宫内膜癌而怀疑爸爸是MSI H,也就会去主动申请MSI H检测。这不能怪医生不提醒我们,毕竟医生不知道我们的家族史,国内肠癌治疗中MSI/免疫组化检测也不是必做的。 还好,为时未晚。复发的肿瘤给我们敲醒了警钟。自此我们来研究肠癌的知识和治疗方案,装了咚咚肿瘤科,关注了很多肿瘤方面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医学界大V,把有用的信息分享给家人。


靶向化疗三个疗程无效后,根据医生的建议,18年3月初爸爸开始吃靶向药瑞格菲尼,一直吃到5月中旬。每天4片,7天吃一瓶28片,吃3周停一周。 比起化疗,靶向药期间爸爸的体感算是好的。原来睡不好,靶向药期间是嗜睡。体力还可以,能在小区周围走走。食欲不好,癌痛没有缓解,后期消瘦贫血明显。 2个来月靶向药期间没查CEA,只查了一两次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血红蛋白110左右,血小板高达540多。肝肾功能一直都还正常。 费用 我们并没有买进口原研药,因为费用高,不进医保,而是买了印度原研版绿盒和孟加拉碧康仿制版。3种渠道,病友剩下的,印度代购的,还有去孟加拉药厂网站直接订购的。价钱分别是4300/1800左右一瓶,算下来就是13000/5400元每月。价钱高的是印度原研版,低的是孟加拉仿制版。 当初为了决定买哪种药,家里人是有分歧的,有主张买好的,就买国内进口原研药,倾家荡产在所不惜;有主张买仿制药只要不是原料药就行,质量有一定保证还便宜三分之二,钱留着给后续治疗用。这也是我爸吃了印度版和孟加拉版两种版本瑞格菲尼的原因。双方都做了一些妥协。 靶向 VS 免疫 吃靶向药之前,我们就已经了解到靶向药需要长期吃,只能控制肿瘤的进展,很少能完全缓解病情。而pd1等免疫治疗能让病人的免疫系统恢复正常去攻击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概率让肿瘤消失达到CR,只是当前有效率不高。我们也知道了肠癌中有一类MSI H,适合pd1免疫治疗。 所以3月初准备吃靶向药的同时我们就在手术的医院病理科申请了MSI/mmr检测。15天后(18年3月15日)拿到报告,果然是MSI H。 之后就是从靶向转免疫。


pd1临床试验 爸爸16年3月底结肠癌手术,17年11月初复发第二次手术,之后化疗三疗程,18年2月底再次复发,18年3月开始吃靶向药瑞格菲尼。到这时我们的思路已经很明确了,用靶向药争取时间,真正寄希望的还是当前很火的免疫治疗。 3月中旬我们拿到MSI H的结果后,一边吃着靶向药,一边申请pd1临床试验,而不是自购pd1。 原因之一是费用,一针几万元,不确定多少针见效,家里不确定是否能承受得了。而临床试验组,药是免费的。原因之二是自购药需要自己找医生找诊所偷着打,临床试验有医生打,并且时刻观察副作用和药效。原因之三也是最关键的,爸爸的身体状况当时还可以,平时能在小区周围走走,吃饭每天多少能吃进去些,癌痛一天吃3、4片止疼药还管用。不得不说,靶向药控制病情还是很有效的。 我们把材料发给了咚咚客服还有另一个微信公众号,他们帮助先后申请了两家药厂(基石和思路迪)的pd l1临床试验组。两个都是I期剂量爬坡阶段。 不幸的是,即使我们还跑去了两家医院分别挂了负责临床试验的主任的号,2个月里也没有收到任何通知入组。 pd1临床试验实在太火了,排队等待入组的人多,而我们申请的是临床I期,因为招募的人少更难进。如果是3期,入组的人就多了,一般都几百人,成功的希望大。不过3期临床也有一点不好,大多都是双盲试验,被分到对照组对我爸来说就适得其反了。 虽然我们没能进入临床试验组,但并不后悔申请。在等通知的时候我们已经打听好pd1的购买渠道,病情有变可以立即使用。这样,申请入组就像抽奖,抽到了更好,抽不到也不影响什么。


靶向转免疫 爸爸化疗3个疗程无效后,18年3月初到5月中旬,一直吃靶向药瑞格菲尼。采用的是每天一次,每次4片,3周停一周的标准服法,即使之后我们看到了最新推荐的递增式服法(第一周2片,第二周3片,第三周4片)。同时申请pd1临床试验入组。 3月2日的增强CT结果是33*44mm, 5月15日的是38*52mm。两个半月肿瘤还是长大了一点。如果肿瘤不压迫肠道,没有造成腹疼腹胀的梗阻症状,这点增长其实我们是满意的。 但是,可能就是因为这点增长,5月中旬左右,爸爸的体感开始变差, 腹疼加剧,止疼药效力变差,食欲更差, 体力变差。这时我们决定不等临床试验入组通知了,5月14日即订下了K药,准备周末就在已经问好的诊所点药。 不过,5月14日这一周还是发生了一点变化。因为偶然看到网上有人整理过各地能点PD1的医院的列表,发现哈尔滨肿瘤医院有一科室给点PD1。我们立即在科室主任出门诊的当天去挂号咨询,得到确认,可以下一周住院点PD1。 这样,5月21日,我们住进肿瘤医院,开始点第一针PD1--K药。 BTW, 7月份开始这个科室也不给点PD1或其他自备药了。


PD1第一针 爸爸靶向药吃了2个半月,肿瘤还是长了一点,体感到18年5月份时变差。 于是,5月21日入院开始点第一针K药。 医院不是诊所,即使允许点自备药,点之前也要做个全面的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甲状腺等。我们是入院第一天检查,检查报告没问题,第二天也就是5月22日点药。点完药的当天就让我们办理出院,而不是我们之前预想的,能在医院里观察几天副作用。 点药的过程 第一瓶盐水+小剂量的地塞米松打通通路, 第二瓶点PD1, 第三瓶盐水把管里剩余的药冲进去不浪费。 但当我们把点药过程分享给微信群的病友时,有病友提醒我们,地塞米松是不应该点的,说这是香港医生告诉他们的。我们查了一下,有说这种激素能避免副作用,有说激素抑制免疫降低药效。这让我们有点焦虑,花了这么多钱买的药,药效还不好说,如果还降低药效使用,岂不是得不偿失。我们在咚咚上提了问问,几个医生回答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还是安抚了我们--小剂量的地塞米松也降低不了多少药效。 为什么是K药不是O药? O药K药都是PD1药,据说药效差不多,而且O药单价便宜,为什么我们选择了K药而不是O药? 原因之一,爸爸是MSI-H类肠癌,K药是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应用于MSI H所有癌症的; 原因之二,O药3mg每公斤14天注射一次,K药2mg每公斤21天注射一次;同是注射三个月, 50kg的病人, O药6次13万港币左右,K药4次12万左右港币, 算下来K药更划算。 后来我们曾看到一篇文章把O药K药的临床试验结果做了对比,K药在部分癌种的临床结果优势明显。 买药的渠道 我们打听到有港澳的药,有德国土耳其的药,后者更便宜。 我们买的是港澳的,因为当时第一针第二针有专业医药物流能送上门,所以非常信赖。第三针因为这个专业医药物流不再接受个人委托了,只是普通冷链运回的,心里难免不放心。 除了冷链运回,还可以选择香港澳门自取,也可以在香港澳门诊所点药。我们也在考虑下一针去香港澳门点药,或是港澳自取。


PD1第一针反应 爸爸5月22日点第一针K药。反应非常明显,从第二天开始就嗜睡乏力无食欲。 点药之前,爸爸体力虽不怎么好,但还能下六楼,能在楼的周围走动。5月20日亲戚来看他时,他还能陪着他们说话。 点药之后,基本就是昏睡,疼醒了吃止疼药,吃完继续昏睡,每天喝不了一碗粥或蛋羹。5月27日左右有朋友来看他,他已经起不来床陪客人。这时的止疼药(泰勒宁)是每隔2,3小时吃一次,一天已经达到10片以上。芬太尼止疼贴也开始贴了。 在我们看来,病情像是恶化了,无论是因为肿瘤的原因还是PD1的副作用。我们赶紧在咚咚上挂了榴莲医生的200元图文问诊,咨询当前情况是否正常,要不要改方案,需不需要营养支持等。在他的建议下,我们还是K药单药治疗,同时去医院做营养支持。 5月31日第9天我们办住院点营养针。此时的爸爸因为头晕花了近半个小时才下床,弟弟撑着他下了楼坐上车。入院后仍是需要先验血验尿,爸爸的血管此时已经是干瘪得很难抽了。血检报告里指标H/L, 上下箭头比之前的报告多出不少,好在异常项并不影响点营养针。当天开始点脂肪乳氨基酸核糖核酸等。 点营养针2,3天后,爸爸的疼痛就开始好转,止疼药的频率降下来,但食欲还是不好。我们发现每天点的药里有奥美拉挫来保护胃黏膜,但是它会抑制食欲(从网上看到的案例),赶紧让医生给停了之后,爸爸就能吃饭了。 到6月13日点第2针之前的两天,止疼药已经停了,虽然还贴着一张止疼贴。食欲恢复了,体力也就变好了,爸爸能在小区周围走走了。 肿瘤标志物CEA从爸爸17年11月初手术以来一直超标,并且只升不降,到5月21日,也就是第一针前一天,已达到峰值1500多。而第一针打完之后的第21天,下降到220。 体感变好,CEA下降,第一针的效果如此明显出乎我们的预料。 PS, 爸爸从去年手术以后因为腹痛不能侧躺只能平躺,而就在第一针PD1癌痛好转时,他能侧躺了~~


PD1第二针 相比第一针时的“精心动魄”,第二针的过程和反应都相对平淡许多。 第二针还是在肿瘤医院的那个科室点的。这次不仅有地塞米松,还有另外两种抗过敏药, 非那根和西咪替丁。我们又不放心,跑到问问上去咨询,结论是可点可不点。后来我们去医院找主任商量可不可以下一针不要点这些药了,既然我爸点了两针都不过敏。结果是不行,否则就别在他们医院点。真是无奈。 之前一篇已经提到,打第二针之前,爸爸的癌痛已经好转到有两天可以不吃止疼药了,能吃进去饭了,体力恢复到能下6楼在小区周围走走。 打完第二针的第一周里,大部分时间都是“说不清的不舒服”,每天至多吃2片泰勒宁缓解这种不舒服。能吃饭不嗜睡。 一周后,不舒服的感觉没了。酸麻的化疗后遗症却来了,爸爸还是吃止疼药缓解,但每天仍是至多2片。偶尔“说不清的不舒服“,偶尔会腹痛腹胀,偶尔不想动懒懒的。偶尔没食欲,大多数时候都食欲不错。 第二针期间,爸爸已能走到较远的早市(来回几公里),能一天里上下两次6楼,能坐公交车去医院看望还在化疗的病友。 肿瘤标志物CEA,第一针PD1前是1500多, 第二针之前是220, 第二针期间验了两次CEA, 一次是33.58, 最后一次是 19.91。持续下降中。 PS,估计现在用PD1的病人家属都知道,抗生素、中药尤其是黄芪以及肠道菌群的构成和数量都会影响PD1的效果。 我们非常非常注意这些,毕竟药这么贵,怎么也不想降低药效。不用说抗生素和中药肯定不接触, 就是能增强菌群的益生元益生菌,即使我爸一喝就腹痛,也尽量在点PD1的前后喝上几天。 PS,关于第二针里出现的“说不清的不舒服“, 一开始我们以为是PD1的副作用,因为都说PD1起作用时和感冒时很像,感冒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之后怀疑是喝益生元益生菌的原因,因为我喝益生元的时候也有类似感觉;最后怀疑是泰勒宁的戒断反应,毕竟是从一天10来片突然降到一天2片。但无论是哪种原因,都还好。


PD1第三针 要打第三针之前,原来可以打pd1的医大二院也不允许打了。我妈妈跑去三次询问无果, 最后只好在家门口附近的诊所里打。 和前两针一样,在打PD1的前几天开始喝益生元,不碰中药,不碰抗生素。前两针因为医院的要求,加了地塞米松和抗过敏药。第三针没有加任何其他的药,打了PD1就直接回家。 体感: 第一针打后的10天里严重嗜睡乏力无食欲,第二针打后的7天里说不清的难受,第三针打后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 偶尔腹痛,偶尔说不清的难受,最多持续一两天就自行缓解。 食欲是越来越好,恨不得嘴里不停得吃。体力好,每天能走几公里。 体重最低时106斤,第一针期间涨到112斤,第二针期间到118斤,第三针期间到124斤。 第三针期间的某几天已经可以自行排便,之前的8个月里一直都在用开塞露。 最大的困扰是第二针期间开始的化疗后遗症手脚腿酸麻,第三针期间丝毫没有缓解,一直靠止疼片(泰勒宁)缓解,一天最多两片。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补充VB1和 VB12,已吃了一周多,还没见到效果。 最近听病友的建议准备尝试美国的甲钴胺。 肿瘤标志物CEA: 第一针前是1500多,第二针前是220, 第三针前是19.91,第三针后的第25天(8月8日),降到4.45。最近一次 (8月14日)是3.89。 影像学增强CT: 5月15日的报告上那个38*52mm的左上腹肿物,在8月14日的报告里没看到。剩余的是多发结节和小淋巴结。而几年以来一直有的肝肾囊肿,不会因为用了PD1有任何缩小。 物流: 前两针都是买的澳门的港版PD1,由一家专业医药物流发到家里。当初第一次送上门时,配送人员很惊讶收货地点竟然是普通居民家,因为他一直是只配送到医院的。开箱后他会展示给我们这保温箱沿途的温度变化,证明药在运送途中是在2-8度之间存放。他还在我妈的拜托下调整了冰箱的温度和存放的位置。因为这个物流公司,我们很信任这个PD1的渠道。 不曾想就在我们要订第三针的当天,这个物流公司不接收个人委托了。没办法,第三针我们买的是香港的,普通冷链发到当地机场的。整个过程提心吊胆地不放心。不过好在听说那个专业医药物流最近恢复了。


PD1三针后观察--第一个月 前三针总结: 第一针注射K药是5月22日,第二针6月13日,第三针是在7月14日。除了第一针反应很强烈,其他两针反应都轻得多。 CEA第一针前是1500多,第二针前是220,第三针前是19.91。8月14日CEA降到3.89。 8月14日的加强CT与3个月前的报告对比,压迫小肠的肿物不见了,余下一些结节和淋巴结。 之前的说说里面分享了手术、化疗、靶向、PD1治疗的过程,和治疗期间的体感、用药、反应、肿瘤标志物及增强CT结果。 三针后观察: 从8月15日开始,我们暂停了注射开始了观察,主要是从体感和肿瘤标志物两方面。 体感和第二针第三针时类似,食欲好体力好,不良反应主要是饱食后腹胀,丝丝拉拉的腹痛等,一般1-2天就缓解。还有就是手脚酸麻,化疗的后遗症,一直有, 肿瘤标志物从8月15日到9月14日共验了3次,CEA分别是2.98, 2.38, 1.95,一直是下降趋势。 用药: 复合维生素+甲钴胺+康复新液+曲马多,之后还想尝试布洛芬和二甲双胍。 有效的缓解措施: 1,少食多餐防止腹胀效果好 2,康复新液能缓解丝丝拉拉的腹痛,也许腹痛是因为暴饮暴食引起的溃疡导致的。 3,针对酸麻,吃着复合维生素+甲钴胺,止疼药曲马多比泰勒宁效果好,原来泰勒宁要早晚各一次,曲马多只要晚上吃一次就基本保证24小时不酸麻。热水(中药)泡脚反倒会加剧酸麻。 什么时候注射第四针 从我们之前的治疗来看,爸爸的CEA很敏感(看CEA变化图)。最好是直到CEA不降反升,或者11月份的增强CT报告有了不好的发现时,注射第四针。关于这一点,家里人还没达成一致。 从5月下旬以来,我尽量每天或隔天在新浪微博里记录下爸爸的病情变化,搜PD1、Keytruda,就能搜到以前的记录。有兴趣的病友可以翻一下。


PD1三针后观察--第二、三个月 自从爸爸去年10月底肠癌复发已过去一年,期间我们经历了第二次手术、三次化疗、二个多月的靶向药治疗,三次pd1。9月中旬前的治疗可以查我之前的说说,主要是分享给同为MSI H类肠癌的病友。 从9月中旬到11月下旬这两个月来,爸爸的变化不大,食欲正常,体力在天气好的时候也正常,体重保持在128斤左右,稍涨一点。最近的肝肾功能血常规都还正常。 肿瘤标志物CEA维持在正常区间内,2点多。11月中,爸爸做了一次加强CT,对比上一次8月份的报告,没有太大变化,8月份时提到一些结节,最新这次没有提到。 虽然肿物和结节都不见了,体感其实并没有恢复到癌症确诊之前。不适主要集中在几方面: 1,腹胀腹痛 腹胀腹痛的症状是从pd1第二针开始的,之前因为肿瘤压迫肠道导致好几个月不能好好吃饭,pd1起效后,爸爸的食欲来了一个大爆发,吃得多吃得勤吃得不节制,体重涨得很快,一个月能涨10斤以上,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饭后腹胀腹痛。之后越来越严重,有1周或2周吃了激素,缓解不少。最近的CT报告显示空肠扩张内有潴留物,腹痛腹胀的根本原因很可能是手术后遗症。那就需要少食多餐多活动来调养。 2,手脚腿酸麻 酸麻其实在pd1用药之前就有,只不过之前被加剧的癌痛抢了风头。第一针pd1后期癌痛消失后,酸麻就突显出来。之后腿脚的酸麻好多了,手的酸麻却不见好转。甲钴胺已用了几个月。 这个症状影响了睡眠,是当前最让我们头疼的。 3,皮疹 皮疹在pd1用药期间没出现过,是9月份秋天时开始的,伴随着浑身发痒。我们估计化疗药靶向药pd1药的副作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和北方秋冬的天气相关。去看了皮肤科,开了一些外擦和口服的药,效果一般。 现在的爸爸不太像癌症病人,更像一个慢性病患者,被一些死不了人但磨人的症状困扰着,影响着生活质量。但是对比吃不了饭下不了楼一天吃10来次止疼药的被医生宣判只有三个月寿命的5月份时的他,现在能吃能走已经很好了。


告别泰勒宁 自从爸爸前年10月底肠癌复发,经历了第二次手术、三次化疗、二个多月靶向药治疗,三次pd1 K药治疗,到去年8月时,癌症治疗结束。 8月和11月查过两次加强CT,肿物消失,CEA降到5以下(最高时1500多)。 12月爸爸从寒冷干燥的东北去了海南过冬,因为环境和饮食的改变以及活动量的增加,腹胀腹痛手脚酸麻和皮疹都有缓解或消失。之后最大的困扰是说不清的不舒服。把每天一片的泰勒宁努力戒断后,这个症状也很少出现了。期间CEA查了三次,都在2以下。 体重从最低的106斤恢复到了135斤,而确诊前也不过140斤。现在的爸爸和其他身体较弱的70岁老年人差不多,饭量正常,但不能吃多,容易消化不良;怕冷,穿得比以前多得多;能慢走几公里,但没法一口气爬上6楼; pd1治疗花了10万不到,一针见效,三针肿瘤消失,绝对算是少数的幸运儿。但是,即使家里生活看起来恢复如初,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每个人心里都无法像以前一样轻松。无论前一次的复查结果多好,依然忐忑不安地担心着最新一次的复查结果,担心着一旦复发转移,有没有适合的治疗方案,积蓄足不足够支付药费,会不会还一样好运。 “暴风雪终将结束,经历过的人们可能不记得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他们甚至都不确定暴风雪是不是真的结束了,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当他们穿过暴风雪后,就不再是之前的那个人了。”



点击查看全文
推荐商城

妈妈确诊肠癌之后...

我妈妈是2019年夏天确诊的晚期肠癌(肝转移,多发淋巴结),至今已经一年零两个月。表面上看起来我已经接受并且适应我妈生病后的失序生活。但实际上,时间愈久,对我妈身患重疾这件事情却丝毫没有释怀半分。眼前这个逐渐失形的人啊,就这样被细碎的痛苦折
牛牛牛nnn

与癌共舞八周年,一路走来,一路坚持!

  2013年7月13日注定终身难忘,同很多病友一样,一个无意间的发现,右脖处有一大小约3cm肿大淋巴结,不痛不痒,位置固定,没有任何不适感觉。我以为是熬夜,睡眠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淋巴发炎。今晚开始早点休息,恢复体力,淋巴自然
a猛

陪母亲对抗黑色素瘤的艰辛历程,大家共勉!

母亲左胸部有一比较大的痣,从小就有,由于全家人对皮肤癌的不关注不了解,导致母亲的病发现就已经是中晚期。2019年4月怀疑患有黑色素瘤,CT显示已经转移到腋窝。医生说可能只有半年的生命了,手术的意义不是很大,但我坚持做手术,最后做了肿瘤扩大切
Ree

只为不被忘却的纪念:分享妈妈ICC胆管细胞癌晚期治疗经历,希望大家加油!

妈妈去世2个月了,我好像也已经回归正常忙碌的工作生活,忙起来也确实想不起,只有在看到别的老人牵着孙子孙女、一家团圆的时候,会突然想起我已经没有妈妈了。想简单分享一下治疗过程中的种种,告慰一下妈妈,也为其他不幸患病的朋友和家属提供一点参考。主
会想你365

吉祥三宝的鼻咽癌抗癌记,24岁我依然相信明天

本人今年24,刚毕业一年查出鼻咽癌三期,淋巴已经转移肿大了,鼻咽癌算是治愈率比较高的癌症了。本来去年医生就怀疑症状,结果自己拖拉加上肺炎耽搁现在才开始治疗,发现时已经淋巴转移得比较大了,经过拔智齿,抽血,拍x光排除肺炎现在终于可以治疗,我决
吉祥三宝

确诊鼻咽癌,大家给我点建议...

2019年12月份的一次正常体检把我和这个家庭打入了深渊。发现鞍区外侧占位后相继两个本市医院医生说考虑良性脑膜瘤可观察一两个月看看,人无特殊感觉。直到3月7号的核磁共振报告打破了这个假想,提示骨质破坏考虑恶性。4月22日北京天坛医院手术后病
生_757

从来没想过癌症离我这么近

2019年,9月,突然有一天,爸爸声音嘶哑了,起初我们都没太在意,因为爸爸身体一直很好的,几乎没生过病,就随便在镇上的医院看了一下,医生说是普通感冒,配了点感冒药回来吃,当时我还嘲笑爸爸,声音和鸭子一样。后来吃了几天也没见好转,又找郎中开了
坚持就是胜利✌️shengli

肺癌化疗的一个疗程要多久?

肺癌化疗的疗程,不可以笼统地说为多长时间为一个疗程,不同的方案,时间长短不一。一般情况下,肺癌化疗的疗程为21天为一疗程,都是在静脉输注药物。比较常见的药物一般是紫杉醇和顺铂。如果说病人体质不是特别好的话,一般是需要分次应用,用完化疗的药物
果果ꦿ

我可能是最小的90后膀胱癌患者

1、确诊2020年6月4号上午,突发全程血尿,于是乎在当地二甲医院挂了泌尿外科专家门诊,医生开了泌尿系统彩超和尿常规检查,彩超显示有18mmx14mm椭圆状肿物 随即医生建议立即住院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6月4日安排住院,
周先生

我的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分享

先表达下我的观点,我家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盲从西医更不盲从中医。母亲肝癌中晚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去年2月底手术切除,三个月后有怀疑复发,(甲胎和影像监测)同年7月医生安排消融术并打算消融后安排介入,处理了复发小病灶2个后因为术后肝功差,回
一直在啊

抗癌两年,我们的胃癌经验分享

父亲从18年5月确诊胃癌,期间也走过一些弯路。在此记录下,如果有能帮助到后人也好。胃癌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等到明显感到不适一般已经不是早期。我父亲因为同事做了胃镜发现有胃溃疡才想起自己老是胃胀于是才去做胃镜,胃镜病理胃腺癌,低分化。(癌症一
TANG

第一次听说黑色素瘤,从未想过它距我们这么近...

2019年3月,哥哥给我打电话,说妈得了癌症,很严重。第一次,知道“恶性黑色素瘤”,知道这个传说中的“癌中之王”,知道原来非诚勿扰里的李香山(可能是吧)得了这个病,所以给自己提前举办丧礼,知道好像美国的某个总统也得了这个病,然后经过各种治疗
高山流水

10年抗癌,不留遗憾就是最好的结局:二伯的胃癌治疗心得

我二伯2011年查出胃癌晚期,做了胃全切,手术后医生特意将切掉的胃拿出来让家属看,那是我第一次见人的胃,没想到那么大!他2017年6月份去逝的,手术后活了6年,去世的前一天就感觉到自己不行了,第二天早上还喝了点稀饭,我爸还见他在自家院子里走
子雀

一不小心,我甲状腺癌了

一转眼手术已经一个月了。预约了今天下午的号,一会儿准备去复查一下甲功,看看药量是否需要调整。术后的第22天,大病理出来了,队友发信息说“就是左侧的问题,没有其他的事,明天可以结账了”。说来,我的甲状腺问题由来已久。2013年,单位体检第一次
清澈的宠爱

非小细胞肺癌用艾瑞卡的一些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

父亲是非小细胞肺癌,2020年10月诊断出来,当时由于各方面原因选择了艾瑞卡,主要原因是:国产里评价比较好,感觉K药经济压力有些大。上药一周后之前的肿瘤引起的痛感消失,大概用药两个月后出现了毛细血管增生,但是除此之外人的状态、睡觉、饮食均恢
Peter潘
最新医生问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