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抗癌笔记正文

妈妈接连遭遇“乳腺癌”“肺转移”“子宫肿瘤”,都扛了下来

笑包子加油 2020年09月14日

我现在是广东电视台的一名民生记者。五年前妈妈患癌时,我还在广州读大学,大二。妈妈在我心中,是个很能干、很要强的女人。但患癌经过一段时间辛苦的治疗后,妈妈有些气馁,非常悲观。在她面前有一重又一重的难关需要克服——治疗乳腺癌时是全切,化疗之后,又要面临肺部手术,那里还有肿瘤,可能是转移。

好在妈妈最终都顺利过关了,康复5年。今年身体小恙复查,并没有复发。



妈妈1967年出生,高中毕业后,就在贵州都匀一家棉麻纺织厂车间做流水工。后来工厂不景气,她上班也是断断续续,把我带大并不是那么容易。

妈妈的婚姻并不美满,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离婚了——我和妈妈一起生活,父亲从生活中彻底消失了,没有了音信。

不过,妈妈是我心中的“女神”——她曾是个一米七的“潮女”,顶着当季最流行的卷发、穿着黑色长裙、踩着12公分的高跟鞋……带着我在老家那个小城市的大街上“耀武扬威”。


我和妈妈的关系一直相处融洽。高考结束的第二天凌晨,我上网查答案估分,发现总分不尽人意,半夜在家嚎啕大哭。

平时妈妈对我的学习要求特别严格,但在这次关键的高考中,她却一改往常,反而安慰我说:“没关系,大不了咱们再来一年,或者读个差一点的学校也没关系,实在不行我养你。”

后来,总分出来了,我超出重本线8分,还算不错。妈妈知道分数时立马抱着我哭了。我知道,其实我妈是个很要强的人。



遭遇癌症是在2015年。我在广州读大二,那年暑假我没回贵州老家,想着出去接一些主持工作,兼职赚点经验和零花钱。

7月24日下午2点半左右,我背着重重的主持服离开宿舍,刚走到一楼电话就响了,是姨妈打来的。

“你在干嘛?”

“正赶着去市区主持呢,怎么了?”

“你方便回来一趟吗?”

“不是说了好几次今年暑假不回去吗?”

“医生说她那个地方长了一个肿瘤,是恶性的。”

我顿时懵逼得说不出话来,她又补充一句:

“而且医生说已经转移到肺了。”

挂电话后,我尽量克制着情绪,默默回到宿舍收拾行李。收拾到一半,我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喂?怎么了?”还没来得及回话,瞬间泪如雨下,嚎啕大哭。妈妈边安慰我别担心,一边和我一起哭。室友给我塞了几百块,让我赶紧回去。

18个小时的车程没合眼。回来后寒暄了几句,我看了看诊断书:乳腺癌、肺转移。这六个字刺得眼睛生疼,我说了句:“没事,这小医院,有可能误诊呢”。

第二天一早,我俩直奔省城,来到了贵州最好的肿瘤医院。结果是:确诊乳腺癌、肺转移待查。

根本来不及伤感,马上办理入院手续。病房不大,加上我们一共四户人家,都是乳腺癌患者。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快70岁的婆婆,乳腺癌晚期,全身多器官转移。在弥留之际,她几乎是昏睡不起,老伴儿日夜守候着。

入院后医生建议做PET-CT,能把病灶看得一清二楚。当时贵州没有这项技术,而且费用高昂,1万元一次,非医保范畴。

亲戚凑了钱,咬咬牙,坐火车前往最近的成都。检查结果是:乳腺癌确诊,暂无转移迹象,肺部肿瘤性质依旧不明。


回贵阳后,医生的治疗方案是:马上进行一个疗程的化疗,待肿瘤稍微缩小后,做手术切除左侧乳房,不然病情恶化得很快,肺部肿瘤再做下一步打算。

妈妈对化疗的生理反应巨大,别说米饭,喝一口水都会全吐出,没东西可吐了,就干呕:“不活了”、“我死了算了”……

辛苦熬过第一次化疗后,妈妈的乐观和自信也被化没了。但越接近手术、她的情绪越发低落。有时,半夜背对我默默流泪、莫名其妙发脾气说不活了…而我的百般安慰,似乎对她的厌世情绪毫不奏效。

手术如期而至,整整6个小时,醒来的第一句话是:我还活着吧?麻药散去后,一整夜汗如雨下,哭着求护士给她打止痛针。

五天后,妈妈可以下地走动了,得把吃饭的解决了吧。我俩找到医院附近的菜市场,她一边和菜贩讨价还价,一边说:“你学着点啊,等我死了你不会饿死”。

打两天化疗、吐三天、休整两周,再开始下一个疗程,如此循环。几个回合下来,妈妈体重直线下滑,脸色苍白得吓人。

我每天在医院陪伴着妈妈。天黑了,病房的人都睡了,失眠君总来找我。好几个凌晨,我偷偷走出病房,坐在楼下花园里,一条条回复朋友、老师、同学的关心短信。回复完了,偶尔悄悄下次“雨”打个“雷”,平复了就回去睡觉。

在一间几乎全是癌症病人的医院待三个月是怎样的体验呢?几乎每天都有人被确诊癌症,隔三差五就有人不治离世。有一天中午,隔壁病房一个40多岁的阿姨突然瘫坐在走廊嚎啕大哭——她刚上大学的女儿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同病相怜的病友们有些不知所措,有的上前安慰,有的偷偷抹泪。

终于,化疗结束,指标正常,可以出院了。难关还在前头:肺部肿瘤的手术,定在半年后。



2015年2月1日,我和“女神”如期回到医院,又将是一场持久战。检查结果不是很理想,肺部的肿瘤相较半年前增大了,若确诊是恶性肿瘤,那她的生命将正式进入倒计时。这次手术更像一次选择题,若切下的肿瘤是良性的,手术顺利结束;若是恶性,切除大面积肺,但危险系数会大大提高。

早上八点,手术开始,下午一点,医生出来了:“放心吧,是良性的,她马上就能出来”。

这个结果比中了彩票头奖还值得欢欣雀跃。妈妈睁开眼后第一个问题是:“良性还是恶性?”“我都说了肯定是良性”,愣了几秒,泪如雨下。

尽管后来的三天她依旧经历了钻心的疼痛,我每天屁颠屁颠的忙着做菜、陪她聊天,三周后,康复出院。

记得那天踏上回家的火车时,她和我说:“我终于不用比你死得早了”,真是又晦气又温暖。



之后的两年,我在广州经历了实习、毕业、工作。在做民生记者的头两年里,我接触了很多求助类采访,其中癌症患者占绝大部分,有不幸同时患上白血病的三岁小孩和年轻爸爸,有怀孕8个月才查出患有癌症的准妈妈。

“癌”这个词,对于他们来说,太沉重了。很多时候我都会鼓励他们:没事,很多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只要坚持治疗就有机会治愈。每每对受访者说类似的话,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和“女神”一起抗癌的那两年。

当我认为一切都将好起来的时候,一次复诊又出了新的麻烦——盆腔内出现一个13厘米左右的肿瘤,医生怀疑是癌细胞复发转移。

我拿着报告,奔走在广州的各大医院肿瘤科。医生说,若是癌细胞复发转移,存活率非常低,但每个医生都不敢下定论,只建议尽快手术确认肿瘤性质。

几经考量,我俩决定再次回到老家的肿瘤医院手术。这次再回来,她的心情很复杂。这是第三次签手术同意书,要整个部位全部拿掉。医生告知了手术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还是那个熟悉的“选择题”:良性,皆大欢喜;若恶性,生活质量将会大大下降。

与13厘米肿瘤的狙击战在不知不觉中打响了。她的信心几乎为零,情绪开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躁动,甚至萌发过轻生念头。“身上该有的东西都切掉了,活着还有什么用?”

她进手术室后,朝我挥了挥手。门关上的一瞬间,我眼眶模糊。和两年前一样,手术室外依旧只有我一个人。4个小时内,“死神”好像来过,因为我听到了其他家属的哭声,我甚至一度不敢望向那扇宣判命运的大门。

终于,门开了,医生将大肿瘤摘掉了:“看,这就是肿瘤,像个早产儿”。手术苏醒后,妈妈不再关心肿瘤是良是恶,反而叹了一口气:“我好像生了一个孩子”。

很幸运,“女神”再次遭遇的是良性肿瘤。



今年的7月28号,“女神”给我打了个电话,最近身体不太舒服,经常胸口疼、肚子疼,我说那得赶紧去复诊啊!看了看日历,惊觉距离2015年7月被确诊乳腺癌,已经过去整整5年了。三天后的一个晚上,她来电话了,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儿:“医生说没问题,一切正常,没有复发,可以安心了。”

经历六次化疗、三次大手术的抗战,终于胜利了。

有研究显示,乳腺癌是治愈率较高的一种癌症,只要5年内不复发,基本算治愈,不出意外将能长期存活。

不知不觉,这场与恶性肿瘤长达5年的搏斗,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5年带走了不少东西,却也留下了不少东西,总的来说,我倆的努力,总算修成了正果。

dongdong

点击查看全文
1条评论
  • 笑包子加油

    加油

    2020-10-03

推荐商城

经验分享:依赖医生之余,也要自己抗争

1、癌症晚期病人大多失去手术机会,何时用免疫获益最大? 经济许可越早越好,不必过多纠结于适应症和预测疗效的表达,除非你有特别合适的放化疗或靶向药能完全控制。基因检测要做,但目的是看靶向药以及你用单药免疫还是联合,联合什么药。尽早用
《雁归来》

经验分享:免疫治疗之我见

所有正在免疫治疗或准备免疫治疗的病友都应该关注I药,它就是“太平洋风暴”唯一主角,PD-L1单抗Imfinzi ,通用名Durvalumab(德瓦鲁单抗)。  2019年ASCO年会上,阿斯利康公布了I药针对Ⅲ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神奇免疫竟让母亲恢复到确诊前,知识能救命

2019-1-7,K+贝伐第一次,除了睡眠不佳并无大反应,10天后疼痛消失,体感转好。  2019-1-7至2019-6-3,完成了6次K+贝伐的治疗。期间两次CT评估一次稳定,一次好转;肿标前两针上升,第三针后开始平稳
《雁归来》

治疗历程分享:化疗无效,将目光转向免疫

说说母亲8个月的治疗历程。 先说重点:既是赛跑,讲的是快。你不能眼巴巴等着医生,他不是救世主,自己该办的事提前尽快办好。抱着积极又谨慎的态度,脑子里时刻想着下一步治疗的备选方案。 1、2018-10-18母亲因腹痛CT发
《雁归来》

高龄晚期患者治疗如何选择?分享我的一些思考

晚期病人的手术选择。 癌症晚期,生死命悬一线,整个家庭陷入了绝望。肿瘤负荷大,进展快速,治疗方案火烧眉毛,选择手术还是药物治疗是众多病友遇到的第一道巨大的坎。 我也曾面临这样的生死抉择。有些病友一听说化疗,恨不得去跳楼,
《雁归来》

疯狂学习,最了解病情的你,可以成为亲人最好的主治医生

母亲叫雁,我叫雁归来。  母亲76岁,我48岁。我享受,一直是她眼中的那个孩子。母亲温婉善良,与世无争。我以为她的微笑就是上天的眷顾。 2018年10月,母亲确诊恶性腹膜间皮瘤。病理科医生打开电脑,手指着那几个
《雁归来》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复查肿瘤持续缓解,原来世界上真的有奇迹

颜先生回到医院复查,肿瘤持续缓解,全部肿瘤均有质地和大小的变化,大部分肿瘤已失去活性,李主任说颜先生已经创造了医学界的奇迹,我说是医生创造了奇迹。复查结果不错,颜先生中午奖励自己大猪蹄子一只,晚上要吃老北京卤煮,说是要吃抖音网红那家静香斋,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写在出院后,把不可能的变为可能,奇迹的名字叫坚持

颜先生出院了,虽然不能像以前一样滑雪飞驰,但我们活着,活着就有无限的可能。在医院需要24小时吸氧才能达到90以上的血氧饱和度,回家后不需要吸氧测量也在慢慢恢复。 主任告诉我们肿瘤怕氧气,颜先生就乖乖的吸,心率也慢慢降下来了。谨遵医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程记录:写在出院前,真的有奇迹

颜先生用疗效印证文章中的内容——针对肿瘤外包膜间皮质屏障的“成纤维细胞”的治疗,使用低剂量化疗及靶向药,比如:低剂量的吉非替尼表皮生长因子、生长抑素奥曲肽、地西他滨、顺铂、氟尿嘧啶,解决成纤维细胞。 PD1进不去肿瘤内的原因是突破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转入全自费私立医院,一切向好

颜先生入院治疗六天的胸片对比分享一下,虽然看不太懂,但是黑色部分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腿部肿瘤明显缩小,六天的时间也是非常不易。颜先生中午吃了一份白切鸡一份深井烧鹅一份例汤,胃口也是蛮不错的。 抽血送实验室制备T细胞培养,今天开始低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住进安宁病房也不放弃,纠正恶病质,相信有奇迹

颜先生OX40输液前几天药效没那么强烈的时候,会舒服几天,没那么全身痒,没什么咳嗽,没什么全身酸痛;趁着这个时间段里,驱车千里陪伴颜先生出差山东嘉祥,到工场库房打样下订单,无论怎样生病,颜先生都依然坚持为家庭努力奋斗,或许这种责任感也是他抗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癌症疫苗治疗,咳出肿瘤组织,开始做TIL的准备

癌症疫苗治疗第三次第三天。吐了黑色粘状物伴血块出来,上演口吐肿瘤真人秀,持续观察,备用云南白药止血,维生素K凝血,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均正常,颜先生自述吐了几块瞬间觉得神清气爽,吓得我魂魄涣散......。 和教授联系,教授觉得是肿瘤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关于T+A方案及免疫副作用的预防

七月上,想说说关于乐伐,第一次吃是在18年术后转移那阵子,很懵逼,不知该咋办,去了香港的港安医院开了港版乐伐10,老公吃了一周起不来床,我们就放弃了,后来入组T➕A,把剩下的药免费送给了需要的病友。 第二次吃乐伐是退组T➕A后的几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挺过干细胞输注不适后迎来转机,神奇的再生医学

两年后的8月8号,再次腿部肿瘤局部注射的方式使用了CPG➕OX40,五天后使用MSC,颜先生两天昏睡没起来床,咳嗽加重,四天后体感略缓解,仍有咳嗽和肿瘤区域疼痛,但腿部肿瘤区域已经目测缩小。 Ox40的威力蛮大的,腿部软组织转移灶
地主传琦

肝癌诊疗全过程记录:顶级医生制作个性化治疗方案,开始干细胞治疗

入伏,说说近期关注的HCC治疗方向。寻找临床实验,我想普通的CRC已经应付不了我。关注临床实验,因为治疗遇到了瓶颈,最省钱最贴近前沿(我们T➕A临床试验补助都一年了还没给我报销啊,哈哈这个我得追一下)。 说说自己最近了解的三个新药
地主传琦
最新医生问答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 666 获取解锁验证码
步骤:[ 打开微信]->[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三阴姐妹互助圈"公众号输入 666 获取验证码],即可永久解锁本站全部文章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