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指标中的参考数值
1、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值:男3.97-9.15×109/L;女3.69-9.16×109/L。
增高:发热、各种炎症、类白血病反应、出血、溶血、肿瘤等,如>30×109/L有白血病的可能。
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粒细胞减少、脾亢、再障、长期X线照射等。
2、中性粒细胞(NE) 参考值:2.0-7.0×109/L;51-75%。
增高:急性细菌性感染、组织损伤、溶血、急性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等;严重时或白血病可出现幼稚粒细胞等。
减少:某些传染病如伤寒、流感、造血功能障碍、脾亢、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药物反应、慢性理化损伤等。
3、淋巴细胞(LY) 参考值:0.8-4.0×109/L;20-40%
增高:传染性疾病如百日咳、传单、麻疹、结核、肝炎、肿瘤等;可出现幼稚或异常淋巴细胞。
减少:长期X线照射、细胞免疫缺陷、传染病急性期。
4、单核细胞(MO) 参考值:0.12-1×109/L;3-10%
增高:某些感染如病毒感染、结核、伤寒、疟疾、沙门菌、弓形虫感染、亚急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恢复期、粒细胞减少恢复期、淋巴瘤、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减少多见于细 菌性感染急性期。
5、嗜酸粒细胞(EOS) 参考值:0.02-0.50×109/L;0.5-5%
增高:支气管哮喘、过敏、湿疹、寄生虫病、慢粒、多发性骨髓瘤等;
减少: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激素、急性感染、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等。
6、嗜碱粒细胞(BASO) 参考值:0-0.1×109/L;0-1%
增高:慢粒、癌转移、铅中毒、变态反应、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甲减、粘液性水肿等。
7、中间细胞(三分类血球仪) 参考值:0.1-1.4×109/L;2-7.1%
临床意义:包括: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中性杆状粒细胞、各类幼稚细胞等。
8、红细胞计数(RBC) 参考值:男:4.09-5.74×1012/L女:3.68-5.13×1012/L;
增高:大量失水、慢性肺心病、肺气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减少:妊娠、营养不良、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红细胞破坏增加或丢失过多、炎症、内分泌疾病等。
9、血红蛋白(Hb) 参考值:男:131-172g/L;女:113-151g/L;新生儿:170-200g/L。
增高: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极度增高时,可使血红蛋白测定偏高;严重的脂血可使 结果偏高。
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类型需结合其它指标判断);某些药物的影响。
10、红细胞压积(HCT) 参考值:男:0.38-0.51;女:0.36-0.45。
增高:各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真红;
减少:血液稀释、贫血。
1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参考值:男83.9-99.1fL;女82.6-99.1fL
增高: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减少:缺铁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1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参考值:男27.8-33.8pg;女26.9-33.3pg
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1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参考值:男320-355g/L;女322-362g/L
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14、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参考值:15.1-16.5
指外周红细胞体积大小差异程度,增高见于红细胞大小不等。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15、血小板计数(PLT) 参考值:男85-303×109/L;女101-320×109/L
增高:慢粒早期、脾切除、急性失血、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00×109/L属于病理状态应考虑有无高凝状态、慢粒等;>1000×109/L常有出现血栓的可能;
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DIC、中毒、过敏、再障等;<40×109/L有自发出血的危险。
16、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参考值:6.5-12fL。
增高:血小板过多破坏或过度生成的疾病如原紫、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脾切除等。
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的血小板减少如再障、脾亢、化疗后等;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与血小板同时持续降低,恢复时其先升高。结合血小板计数分析。
17、血小板压积(PCT) 参考值: 0.114-0.282
增高:骨髓纤维化、慢粒、脾切除;
降低:再障、血小板减少症、化疗等。
18、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参考值:15.5-18.1
反映血小板大小不等异质性的指标。
增高:血小板大小不等如化疗后、巨幼红细胞贫血、脾切除、慢粒、血栓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