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玲送给赵晓菁的马拉松奖牌
起初,这是一份意料之外的快递;如今,这成了一种隔空 “报平安”的方式。
“赵医生,有快递!”今年 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主任赵晓菁接到一份包裹,落款“深圳”。
又是乐玲,他已基本猜到内容。拆开包裹,果然,一块沉甸甸的马拉松奖牌,上头刻着一行字:“我五岁啦,感谢赵晓菁医生”。
五年了,这是赵晓菁收到的第四块马拉松奖牌。他微笑着收好奖牌,仿佛这是他与患者之间的特殊暗号。每隔半年或一年寄来一块中国各地的城市马拉松奖牌,乐玲以这种方式感谢救命恩人,也记录着她得来不易的重生。
丨癌症与求医丨
赵晓菁记得第一次在门诊见到乐玲的场景,当时乐玲“整个人已经十分沮丧”——戴着疑似癌症的帽子,“面见”过很多医生以及“最坏的可能性”,人很容易被击垮。乐玲就属于这种。
生活有时爱跟你开玩笑。跑步,一直是乐玲的爱好,十多年来忙读书,忙工作,她总想着,等哪天空下来了,一定天天去家附近的公园跑步。结果,她真的空下来了。
得病很突然。一次公司例行的年度体检,CT检查发现她的肺部有阴影。“家里没人得癌,从没往那方面想过。”拿着报告,乐玲有点懵。“双肺多发毛玻璃结节”这样的医学术语第一次闯进她的认知体系。
“肯定不是好东西。”她心里清楚。
这是 2013年,她30岁出头,感觉一切都在上升期,疑似肺癌的阴云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家在深圳,优质医疗资源不缺,但乐玲依旧踏上了辗转全国的就医路。
有专家让她三个月后再找来,暂时观察着;有专家让她立即住院,准备手术;有专家说,病灶太小了,手术中很可能找不到;也有专家说,需要做开胸手术,微创胸腔镜做不了;有专家判断,这可能不是原发病灶,手术恐怕“切不干净”,后还会复发……在深圳、北京,这些都是“权威”说的信息,可它们如同机关枪扫射,把乐玲打趴下了。
中国人管看病叫 “求医”,一个“求”字用得逼真,求一个答案,求一条生路。体检后的半个多月里,乐玲与父母就辗转于北京、深圳的大医院。她的工作停滞了,但依旧没有获得一个明确的诊断,相应的治疗也没法跟上。
丨逃跑与生路丨
“本想在深圳做手术的,那里条件不错,我们也方便。”乐玲说,这曾是他们的决定之一,但父母丰富的医学知识“硬拖着他们寻遍各地”。
原来,乐玲的爸爸是消化内科医生,78岁才退休。父亲的诊室外总是排长队,这是乐玲从小的骄傲。
“本来在北京也差一点要手术了,但我一下子怕了。”乐玲说,就在开刀前夜,她给外科大主任留了一张字条:“我回深圳做完全面检查再来找您。”她与母亲从医院、从刀下逃跑了。
乐玲并不掩饰惶恐,因为这一刀之后不是 “从此艳阳天”,而是“不确定 ”。
北京、深圳都去过了,怎么办?去上海吧,这回,母亲拿主意说:“上海的医生接受新知识快,医术好。”一番打听,乐玲与母亲匆忙找到了赵晓菁。这是“五一”放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当天的号早已挂完,看着风尘仆仆赶来的外地患者,赵晓菁同意了“加号”。
赵晓菁问诊很仔细,这意味着候诊时间可能很长,但这次,母女俩的心越来越定了。“大家都在说赵医生好,人品好,技术好。”乐玲记得,排在她前头的一个老人,赵晓菁反复关照他要控制住老年病,当天会给他安排头一台手术。
“后来,事实也是如此,老人、小孩、女士,在赵医生这里,都是靠前安排手术,在他这里没有高低贵贱,只有扶老携弱。”乐玲被赵晓菁的“原则”所吸引。
“应该是原发肺病灶、恶性程度不高、微创胸腔镜手术可以解决。”乐玲忘不了赵晓菁拿着她的CT片给出的判断,一个明确的判断,一个似乎是她等待已久的明确决断!
“就赵医生了!”这回,母亲再次拿主意,并把其他大牌专家的号给退了。
“选择他,主要是被他的气场镇住了。”乐玲说,没有这个敢于拍板的医生,她很可能走上两条路:一条是继续辗转求医,“用后面医生的话验证前面医生的话”;还有一条是就此放弃,既然医生说“会复发”,就哪里都不看了,等待死神来敲门,余生在恐惧中度过。
这个医生的拍板,给了她第三种可能。
赵晓菁医生在手术中
丨跑步与重生丨
2013年,乐玲手术了。当她苏醒时,母亲出现在身边,这个与她最亲近的人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与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是癌;好消息是,是早癌。手术后的病理切片证实了赵晓菁的判断:一种早早期肺癌。这意味着手术后的乐玲不需要做放疗、化疗。
不过,毕竟是肺部动过手术的人,呼吸功能受到一定影响。2015年下半年,为了做康复训练,也为了陪父亲圆梦马拉松,乐玲与父亲一起开始了跑步训练。
从没有跑过超过10公里的乐玲开始每天坚持跑10公里,起初很艰难,但她不想放弃。就在 2015年12月底,深圳马拉松,她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块半程马拉松奖牌。那一刻,她激动万分,“很感谢赵医生团队,说明手术很成功,说明我可以跟正常人一样重新投入工作、生活了。”
人是需要一些信念支撑的,这以后,乐玲越跑越觉得精神,她拿了第二块、第三块半马奖牌。2017年1月1日,深圳大鹏新年马拉松,乐玲拿到了人生中首块全马奖牌。这次,她把奖牌快递给了赵晓菁,奖牌上刻上了赵医生的名字。
乐玲说,这是救她命的人,没有这个人,也就没有了她。
第一次收到快递,赵晓菁有些意外。慢慢地,第二块、第三块各地的马拉松奖牌寄到上海,这个外科主任开始期待每年的马拉松赛事了,因为那里有他的患者。“以前总说骨科医生朋友遍天下,胸外科医生没朋友,因为肺癌生存期不长,很多病人很快就没了联系,我们当医生的多少有些失落。在乐玲身上,我看到了热爱生活的范本,对医生也是一种激励,让你清楚奋斗是为了什么。”赵晓菁感慨。
赵晓菁说,医生是要敢于拍板,敢于承担一些风险的。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把疾病相关信息告诉患者,这都没错,而在此基础上,有些风险必须由医生来承担。这不是无知无畏,而是有知无畏,是知道风险,但依然去触碰,挑战自己,为了成就患者那一条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诉求:活下去。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