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的是巨大型肝癌,现在手术至今8年了,肝癌和肺癌都号称“癌中之王”,是各类癌症中最危险的,所以,我觉得我能够度过8年多,目前看来还算正常,还是有一些经验的,应该写出来,和各位病友分享。
2009年下半年,我感觉到右部的肝区隐隐作痛,有点涨涨的感觉。一直有乙肝、而且乙肝病史长达30年的我,就不当一回事,以为是“大三阳”的乙肝症状,也没有检查,没有吃药,照常上班。到了2010年年初,也就是春节刚过,我感觉到右肝区涨痛的异物感更加明显了,食欲也有点下降,消化不好,容易拉肚子。这样,我才感觉到是有点问题了,应该检查才行了。
于是,我到了当地一家中医院的门诊检查,做了一个黑白的B超。做完以后,拿到单子一看:天呀,我得肝癌了,肿瘤在肝的右叶,而且是9X10公分,像拳头那么大!化验血液的肝功能,甲胎蛋白600多,更加证明是肝癌无疑。当地医生告诉我:赶快到南宁吧,到省里面的专科的肿瘤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就这样,我办好了转院的证明手续,第二天就坐班车来到了南宁,来到了广西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我把当地医院的B超单子和化验单子给他们看,他们同意我先住院,一边住院一边检查,这是他们对我的“关照”了,因为按照常规,不管你到哪个医院治疗,都是要先在门诊做一番重复又重复的检查,折腾病人一番,然后才收入院治疗的。如果我再这样折腾多几天的话,说不定延误了治疗机会,将近10公分的巨大型肝癌随时破裂,这样就是后果相当严重的。
事后证明,我的猜测是对的,因为在入院后再次检查B超时,我步行出住院部外面的小吃店买包子馒头吃,回来到住院部门前时,突然间右肝区剧烈疼痛,冷汗直冒,痛得我差点跪在地上,直不起腰来,我分析,这是B超的超声波刺激肿瘤,因为将近10公分的大家伙,稍稍有点轻微的刺激的诱因,都会随时破裂了,因为肝脏承受不了肿瘤的重量了。谢天谢地,老天爷帮忙,最后时刻还是没有破裂,大概20分钟后,疼痛缓解一些,我才缓缓的度(注:应为踱)步回到病房。
我把我的情况向主管医生反映了,医生们也很重视,抓紧做完各种应做的检查,然后决定为我做手术治疗。考虑到我的肿瘤巨大,而且靠近肝动脉的大血管,肿瘤的边缘距离肝内大动脉不到1公分,手术难度大。所以,他们派出了肝胆外科最强的技术力量,最强的手术团队,主刀是广西都很有名气的专家,第一助手也是专家,平时他就是作为主刀医生做手术的,但是为了我,这个专家甘当“助手”了,让我这个无职无权的平民百姓、一介书生气的“书呆子”十分感动。手术以后7天,接着做一个肝内预防性介入,说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大概住院一个月,总治疗费用5万多元,回家后医保报销4万元,自己负担1万多元。出院时的各项血液化验指标正常,甲胎蛋白是8,暂时放心了。
出院回家以后,我一边吃医院开的药:肝复乐片,槐耳冲剂,恩替卡伟片,一边吃中药。中药是我自己开的,因为我以前自学过中医,懂得中医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辩证施治。我的是偏热的体质,所以我开的中药,以清热解毒、抗癌、护肝为主,处方大体是:茵陈30,柴胡12沙参15,白芍18,田基黄18,虎杖30,鸡骨草20,车前草20,当归18,白术15。而且、我吃中药是吃一天,停一天,一个月吃15天中药,间隔开来,不是连续吃。
在心态上,我是很乐观的一个人,从来没有把自己当肝癌病人,整天乐呵呵的,一天跑步,散步好几次,夏天游泳,到大海游泳,和一帮老人一起游泳,不会感觉孤单。此外,我还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一年出去几次旅游,到空气好,有山有水的地方旅游。桂林阳朔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去就是十天八天才回来。去年以后,因为炒股票亏损累累,所以今年“经济危机”,暂时不敢出门旅游了。一旦股市好转,赚钱的话,我照样会出门旅游的。因为我觉得,旅游是身心放松,最快乐的事情。
有些肝癌病友问:你平时吃的方面,有什么忌口吗?我说,我只是不吃辣椒,其他都吃,什么牛肉,羊肉,狗肉,我们广西农村俗称的“生鸡鲤鱼”,我也照吃不误。另外,肝癌病人不要喝酒,喝酒伤肝,所以我从来不喝酒。
现在我还吃什么药?我现在只吃一种西药:恩替卡伟,抗病毒,另外,中药是几天才吃一次,不是每天吃。中药也是自己开的,根据身体的情况,随时调整各味中药。
这几年来,我定期复查,除了肝功能常规,还做B超和磁共振,甲胎蛋白常年保持在4至6的水平,正常指标。肝脏有轻度肝硬化,肝内有若干个小结节,最大的是1.7公分,也没有改变过,保持在稳定状态。
希望各位肝癌病友,多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抗击这个“癌中之王”,“生命不息,抗癌不止”,弘扬正能量,过好每一天。
附记:本人于今年3月初复查,各项指标一切正常,只是乙肝造成的肝硬化没有改变而已。这样的话,我的巨大型肝癌至今是八年整了。但是,抗癌路上不能放松,我将继续努力,和各位病友一起,继续和肝癌这个癌中之王搏斗到底。
咚咚有话说:肿瘤治疗因人而异,作者采取的治疗方案源于个人经验,不具备普适性,咚友们切忌盲目模仿,还是应遵循主治医生的专业意见。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