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知乎中,有这样一个热门问题,让人感慨颇多:
「哪句话会在不经意间暴露你的贫穷?」
这个问题下的高赞回答让人无比心酸,它是这样回复的:
而在所有病种类型中,肝癌、肺癌是治疗花费最高的癌症种类,结直肠癌、乳腺癌是治疗费用相对较低的癌症。
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我们做了三个针对性的采访:
01
现年56岁,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李先生,坦言在癌症治疗方面自己从未考虑过预算的问题。
李先生说:“说实话,我从未考虑过治疗预算的问题,毕竟钱没有了可以再赚,命没了就一切都没有了。”
抱着这个心态,李先生自嘲:这些年其实花了不少冤枉钱。
除了正常的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李先生于2020年初确诊晚期肺鳞癌,不具备手术条件),李先生确实花了不少冤枉钱:
没有明确临床获益的DC-CIK细胞治疗,李先生做了6个疗程,花费十余万元;各类所谓的“营养补品”,也杂七杂八买了不少,甚至还高价买过一些所谓的“神奇中药”……李先生简单算了笔帐,这些冤枉钱近些年来花了有小20万左右。
“奸商们就是抓住了癌症患者需要‘救命稻草’的心理,有时候我明知这些东西没有效果,但是又会劝说自己:万一有效呢?”李先生对我们总结道。
不仅是花了冤枉钱,其他治疗药物也有不少高额花费。例如化疗,李先生一共进行了6个疗程的化疗,他果断选择了昂贵的进口药物,总的花费近十万元;而免疫治疗的选择上,李先生也选择了没有纳入医保的进口PD-1抑制剂,相对而言价格也较高。
访谈的最后,李先生对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的:虽然花了这么多冤枉钱,但是目前我的身体状态还不错,只能安慰自己花的这些钱都值了。现在药物研发的速度很快,相信我可以撑到下一个重磅药物的面世,继续控制好作乱的癌细胞。
相比之下,患者黄女士就显得更加精打细算一些。
02
47岁的黄女士是标准“工薪阶层”,夫妻双方都是国企员工。在2021年初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截止到目前累计花费约17万元。
面对我们的采访,黄女士一度哽咽。乳腺癌的造访打破了这个小家庭的宁静,如今黄女士为了抗癌已经辞职,家庭的收入重担压在了丈夫一人的身上。
2021年年中,黄女士在跑遍了当地医院后,最终选择远赴上海进行手术治疗。黄女士说:“家里非常支持我的抗癌,也为我自己提供了很多信心!”因为不放心当地的手术水平,黄女士最终在丈夫的陪伴下,来到上海进行治疗。
最后,黄女士进行的是新辅助治疗+根除性手术,夫妻两前前后后在上海待了近半年。扣除了异地医保报销的部分,黄女士最终的花费约在12万元左右。
不幸的是,今年年初黄女士的病情复发了。这一次她选择了就在贵州当地进行治疗,选用的方案是化疗+免疫治疗联合。所幸治疗效果不错,目前黄女士依然在单药PD-1抑制剂维持治疗中。这一次治疗累计花费5万余元。
对于治疗,黄女士颇为矛盾:如今家中的经济情况越发紧张,积蓄也因为治疗的缘故所剩不多,但药物的治疗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黄女士最后说,虽然这些年国家的医保已经给力了不少,治疗费用中报销的部分占比超过了50%,但还是希望能照顾一下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帮助他们更好的解决经济压力。
03
今年51岁,来自河南的方先生在2022年被确诊肝癌,不同的是,接受采访的是他的女儿方小姐。
由于病灶太大且位置不佳,方先生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最终采取的方案是接受了TACE+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
谈到治疗花费时,方小姐有些无奈。方先生的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农,而在郑州刚刚落稳脚跟的方小姐并没有太多积蓄。方小姐将方先生接到了郑州治疗,就居住在自己的出租屋中。
治疗费用中,事实上近一半费用都花在了之前的检查和确诊中。影像检查(含PET-CT)、穿刺活检等等,加起来就花了4万多,不少检查项都是报不了的。
好在新农合比较给力,在后续的TACE治疗和靶向治疗中,报销比例达到了60%-70%,目前,方先生已经吃了近一年的靶向药物了,报销后总的治疗花费大概在9万元左右。
方小姐和家人们一直小心翼翼瞒着方先生的病情,只告诉他是肝脓肿,而方先生到目前对实际的病情也并不知情。现在方先生的身体状态很好,方小姐希望父亲的状态继续保持下去。
结 语
最后,治疗癌症到底需要多少钱?或许我们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治疗方案的不同,治疗选择的不同,癌症类型的不同……最后患者面临的花费可能不尽相同。从不足是十万到接近百万,都有分布。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