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各大癌种新药、新方案、新的检测,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这本身对病友而言,是好消息,更多的选择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然而,选择太多,有时候也是烦恼:PD-1抗体上市了5个药,到底选哪一个?基因检测有上千家公司,每一家都设计了几十乃至上百个套餐,选哪一个?病人现在身体条件还不错,到底是先用靶向药,还是先上PD-1抗体?
……
每一天,萝卜医生都被病友们抛出来的类似问题纠缠着;比如昨天是周日,按理应该是休息日,但依然有7位病友来诊室咨询,萝卜医生给每一个病友都做了详细的回答,有时候也是筋疲力尽。
此外,萝卜医生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随着新药、新技术、新理念的推陈出新,不少病友盲目追逐热点,但是忘记了一些最基本的常识,而这些最基本的看病原则,有时候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比一款炙手可热的抗癌神药,更能帮助病友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今天萝卜医生,就来给大家唠叨一些重要的基本原则、基本常识。
一定要明确病理!一定要明确病理!一定要明确病理!
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而且也是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没有病理诊断,就谈肿瘤治疗,仿佛就像和一个太监讨论“房中术”;虽然很不合萝卜医生的身份,但是为了让大家记住病理诊断的重要性;萝卜医生豁出去了——下次再有病友,病理诊断都不明确,就开始瞎治,就开始基因检测、PD-L1检测、MSI检测瞎搞一通,萝卜医生一定会无情地怼过来——“病理诊断都没有,你还说个JB呀”。
肺癌至少还包括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而非小细胞肺癌至少还可以分成肺腺癌、肺鳞癌、肺大细胞癌、肺神经内分泌癌等好几种,每一种的治疗方案都不同——小细胞肺癌至今没有靶向药可以用、对PD-1抗体等免疫治疗基本不敏感;晚期肺腺癌首选的化疗方案是培美曲塞+铂类;而培美曲塞用于肺鳞癌就不太好;鳞癌患者不建议使用贝伐单抗,而贝伐联合化疗是肺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EGFR基因突变在肺腺癌中很常见,但鳞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小细胞肺癌中基因突变发生率其实很低;PD-L1表达越高,腺癌患者对PD-1抗体反应越好;但鳞癌患者对PD-1抗体的疗效,似乎和PD-L1没啥关系,那么鳞癌的患者,你测PD-L1不是浪费钱么……
以上种种不同,仅仅是九牛一毛,总而言之,病理诊断非常非常重要!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分子检测
现在的分子检测手段不断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好事,是在一步步推动精准医学的进步。但是检测多了以后,每一位病友要学会选择,不是一股脑儿把所有的检测都做一遍(土豪除外)。
比如,肺腺癌患者,那么常见的基因突变EGFR、ALK、ROS-1、BRAF、MET等测一下,PD-L1染色做一下,对于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而肺鳞癌患者,如果经济条件有限,上述的检测都可以不做。
比如,肠癌的患者,那么常见的基因KRAS,NRAS,BRAF,HER2等最好都测一下,而MSI/dMMR也最好测一下,PD-L1之类的反倒不是那么重要。
再比如,乳腺癌的患者,那么常见的免疫组化ER、PR、HER2都要做,三阴性的患者最好测一下AR,符合一定条件的乳腺癌患者,最好测一下BRCA基因突变等。
总之,分子检测是有用的,但不是越多越好;要精打细算,要多和主管医生商量。
传统治疗(手术、放疗、化疗),不要轻易放弃
有的患者错误地认为,既然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都这么发达了,那是不是手术、放疗、化疗等老古董都可以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大错特错!
萝卜医生劝过IIIA期的肺癌病友,去做手术,不要瞎折腾什么抽血基因检测、什么免疫细胞治疗,人家手术后已经三年多了,好着呢。
萝卜医生劝过靶向药多吉美、7080、184、索坦、瑞戈非尼,已经吃了一溜的肝癌病友,去做介入治疗,结果靶向药没有缩小的肿瘤,介入做了3次,基本都消退了。
萝卜医生还劝过肿瘤已经三四个脑转移的肠癌患者,去做一下脑部的放疗,恶心、呕吐、看东西重影等颅高压的症状明显改善,同时患者后续的治疗也顺利地跟上了。
……
一味追求新花样,却忘了基本常识;一味喜新厌旧,却忽略了传统治疗——这是目前一部分病友,抗癌过程中,重大的误区!
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